吴昌硕书法(吴昌硕书法作品)
吴昌硕书法作品
1、艺术大师吴昌硕书法作品欣赏:吴昌硕 (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朴、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2、篆书作品: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仓石、苍石、昌石,69岁后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大聋等,浙江安吉人。
3、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集有《缶庐集》。吴昌硕的楷书,始学颜鲁公,隶习汉代石刻,篆学石鼓文。行书学黄庭坚、王铎。
4、书法作品的尺度大小不一,他的价钱也不同,吴昌硕的书法作品每平尺约三千元到五千元不等。书法作品的收藏价钱更高。
5、吴昌硕 书法对联 吴昌硕《行书八十自寿联》纸本行书 143×33cm×2 释文:寿已杖朝,驴背何须跌我,谁为拂袖,虬髯切莫傲人。 款署:癸亥秋,老缶八十自寿。
吴昌硕书法的特征是什么?
古朴雄浑 吴昌硕的石鼓文作品以古朴雄浑为特点。字体结构严谨,线条粗犷有力,充满了古朴的气息。这种古朴的气息源于他对古代篆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吴昌硕:近代篆书大家吴昌硕的篆书被誉为“大家之作”。他的代表作《石鼓文》笔法古拙,线条粗犷,结构奇特,展现出一种古朴、雄浑的风格。吴昌硕的篆书注重笔墨的厚重和结构的夸张,表现出一种古朴、豪放的个性。
吴昌硕书法。行书学黄庭坚、王铎。 吴昌硕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
画、印四绝享誉海内外,对于近百年来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的走向影响深远。吴昌硕以临写石鼓文称誉于世,石鼓文的风格原本属于比较工稳端正一路,而吴昌硕的石鼓文却写出了一种流动感,更以遒劲老辣、笔墨厚重为其主要特征。
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篆刻方面吴昌硕上取鼎彝,下挹秦汉,创造性地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 八大山人 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晚清国画家、书法家吴昌硕简介,吴昌硕书法作品的特点是?
吴昌硕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 吴昌硕的隶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所说:“与同时代艺术大家比,吴昌硕是承前启后、比较全面的一位巨匠。
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等。
吴昌硕传世的书法作品中,以篆书居多,行草次之,隶书又少于行草书。尽管隶书较少,仍可清晰地看出他的师承和发展。纵观吴昌硕的隶书,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早期的“齐云馆印谱”为代表,虽用篆法写隶,但笔力稚嫩。
相关文章
- 陈培光 用传统国画手法异域画花鸟
- 严培明画的查尔斯王子像将在在苏富比拍卖行亮相
- 收藏大鳄刘益谦对中国画的投资理念
- 黄永玉画作题跋弄丢,拍卖行被起诉 主人索赔25万元
- 吕立新:什么样的画值得我们去投资?
- 欧阳中石字画的最新市场行情
- 入秋以来,从拍卖行情看中国书画投资风向
- 保利大厦2014秋拍买家在观望
-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徐悲鸿作品拍卖介绍
- 梵高作品与毕加索作品的拍卖大战
- 梵高 《阿里斯康道路》将拍卖 估价3.1亿
- 中国富豪拍得疑似希特勒水彩画
- 2015年艺术品秋拍 油画迎来新一轮机遇
- 莫奈等欧洲大师画作亮相西泠秋拍
- 吴冠中作品《贵州山村》以800万港元落槌
- 保利澳门首拍:吴冠中《雪山晨曦》500万港元落槌
- 吴冠中《云南景色》1000万港元落槌
- 吴冠中《鱼乐》700万港元落槌
- 一幅画卖出2.3亿元 傅抱石45幅真迹首聚锡城
- 12色调色表(十二色如何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