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书法(参禅悟道书法作品欣赏)
禅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1、禅宗的顿悟与书法艺术创作是互相感通的,《续书断》云:释怀素自云得草书三昧。始其临学勤苦,故笔颓秃,作笔冢以瘐之。当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2、僧人一方面为弘扬佛法,抄写经书而学习书法;另一方面,有一手绝妙的王体书艺的僧人,可获得王公贵族和士大夫的重视,能够轻易地在士大夫中找到知音和追随者。 佛教禅宗的盛行,也为隋唐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色调。
3、中国的书画等艺术创作,讲究幽深的韵味,从整体上体现出作品的感染力,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尤其在山水画里,作画者总是追求禅宗所强调的那种与山水浑然一体,赏之有味、百看不厌的意境。
南昌的八大山人听说是皇族,为什么会在南昌?
为躲避清廷的再次“礼请”,他不得已离开了亲手建造的青云谱,东躲西藏,今天住在寺庙里,明日又住进道观,一会儿僧人,一会儿道士,一会儿又是儒者,已是“花甲华诞”的八大山人又过上了流浪生活。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
的确,八大山人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一位书画家,但是,他有另外一个身份却鲜为人知——他是大明王朝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八大山人的本名叫朱耷,1626年生于宁献王的属地,今天的江西南昌。
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个儿子朱权的后裔朱耷。八大山人是他的一个名号,并不是指八个山人。他是清朝时期的画家。朱耷的身世坎坷。当时明朝灭亡满清入关的时候,他仅仅才19岁。国家突然灭亡了,自己的父亲也很快去世了。
朱耷的本名叫做朱统托,朱耷是他出家之后的名字,在明朝被灭之后,朱统托作为皇族之后四处被人追杀,因此他就隐居在当时的南昌青云谱道院。在他隐居的时候就潜心于书画,尤其是擅长花鸟。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1626~1705),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先为僧,后做道士,谱名统婪(音劝)。
美宿志丨禅驿创始人胡树忠:渐学渐悟渐参禅,跳出酒店做酒店
四川禅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禅驿酒店品牌创始人胡树忠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度假酒店充满机会。
四川禅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禅驿酒店品牌创始人胡树忠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度假酒店充满机会。“目前国内旅游从此前的观光游到当下的休闲度假游,人们到一个地方不单单是观光打卡那么简单,度假、休闲、享受生活也会越来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