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尔古典油画画底的制作方法
基好才能做好楼,底好才能画好画,做为古典油画来说,做画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画底做好了,画面表现更顺,更有效果。
下面讲解以伊维尔古典油画画底的技法:
(1) 刮胶
将碎成小块的皮胶(兔皮胶或猪皮胶,也可以食用明胶代替)置入凉水中浸泡6小时待胶块软化后取出,然后置于25。一30。温水使之溶化,其浓度不定,用手沾一点似半流质即可,待胶液冷却至17。时即可往画面上刮胶。
刮胶的方法是将胶液用刮色刀刮在画布上。具体操作的方法是先横刮,然后再竖刮,直至整张画布都刮满为止。同时用笔将画布的四周也刷上胶,目的是防潮。
胶液温度不可太高,温度太高会使胶液渗透到画布的背面,稠度过分则不易刮匀,同时胶液与画布的接合也不理想。刮胶的目的是将画布上的那些细茸般的纤维粘上,同时遮盖纤维之间的缝隙,以免颜料对画布的渗透。
依维尔不赞成用化工合成胶液,认为这在天长日久后对画面会有所损害。
宾卡斯的上胶方法和前述有所不同,他的方法大致如下:
将动物胶置冷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用文火隔水蒸煮,为了防腐防虫可在胶液中加l/10经水泡化开的明矾。块状皮胶每70克~100克加水l公斤,明胶50克加水1公斤。
宾卡斯认为被称为卡巴洛尔和卡巴布莱斯的化工合成胶是20世纪最佳绘画用胶。其特点是无色透明、胶膜具有很好的韧性且不被溶解。前者较稠,可8倍稀释于水;后者较稀,可4倍稀释于水。制作画底时以一份卡巴洛尔加6倍水搅匀,然后用画笔与画布成45。角刷第一层,待干后再刷第二层。如有胶液渗透到画布背面,应用海绵马上吸掉。目前我国国内尚无此两种产品,可用国产的聚酯酸乙烯乳胶代用。
(2)涂底
伊维尔涂底的方法如下:
将红铅粉一份、铅白粉二份和赭红粉六份置磨板上。将色粉拌匀同时将熟核桃油(熟亚麻油也可)徐徐倒在色粉上直至搅拌成油画色的干度。然后用碾磨器一点一点地在磨板上细细碾磨,直到充分碾磨后再加入少量熟核桃油。
将搅拌好的色粉颜料置于涂上胶并经过打磨平整的画布中央,用刮色J3将其向四处涂刮均匀并将多余的涂料刮回容器内保存好下次再用,同时用画笔将画框四周涂满待阴干即可使用。
刮土红色底的目的是为了使画布不透光,同时红铅粉的抗水性很强,是做防锈漆的绝好原料,因而可以快干和防潮。用刀刮色而不用笔刷是为了避免画面产生气泡,这是土红色底的大致做法。
另一底是银灰色底。具体做法是在铅白粉中加进少许的氧化铁黑,如画人体则可加进少许土红色使之接近人体的肤色。
涂料配制方法与土红色底相同,但用油时有些变化。这时须用一半熟油和一半生油进行调配,然后再在涂好的土红底上用毛笔均匀地刷上。
土红色底干的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两三天即可。因为干得过久两种颜色的底料的结合会受到影响,理想的效果是一遍胶、一遍土红色底,然后薄薄地刷两遍银灰色底,而且刷好的银灰色会微微地透出一点土红色,具有一种朦胧微妙的感觉。
宾卡斯的制底方法也和伊维尔大不一样,他的制底方法和程序是这样的——在第一、二层胶液干透后在画布上刷上二层涂料剂。
下面是这种涂料剂的配方:
西班牙白粉一份(可用国产的大白粉代用)、钛白粉一份。先用一份水调匀,然后再加一份卡巴洛尔,再行调匀,然后刷在用胶液处理过的画布上。
这是一种胶性底子,简便易行,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画面效果。
另一种底子是油性底子,这种底子的处理方法又与前面所介绍的不太一样。制作这种底子需要在熬胶的时候加入一些亚麻仁油,在熬制的同时不停地搅拌,直至胶与油完全溶化在一起。制作油性底子不能用卡巴洛尔,需将其换为同等分量的动物胶。
宾卡斯还给我们介绍了一种用于酪素制作的油画底子。干酪素是一种从奶酪中提取的乳白色的蛋白质类的物质,有粉状和微粒状两种,这种物质非常坚固且有很强的韧性,尽管同时也有吸油的缺点。
调制干酪素的方法是:将干酪素50克用温水125克拌匀,然后用少量的水将15克被叫做阿摩尼亚碳酸盐的化学物质溶解(可用国产碳酸铵代用)。然后倒人干酪素液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膨胀发粘时
再加入125毫升温水搅拌成糊状,最后加入3克经水溶解的起防腐作用的氟化纳即可使用。
制作这种画底的程序是:
先将干酪素胶液l份加水l份至3份在画布上涂刷两遍,必须是第一遍干后再刷第二遍。
然后以西班牙白粉(大白粉)1份、钛白粉l份加水l份调匀,再加干酪素l份搅拌即可涂刷在画布上,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油画底品质十分优良。
附:各种制作油画底的材料详解
黏结材料主要有下面几种
动物胶:
动物胶由动物皮、骨骼和软骨熬浓并去掉脂肪制成,是一种含蛋白的物质。它们可以用冷水浸泡,但只能用热水溶解。动物胶被浸湿时,不应有酸味或咸味。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胶中常常含有游离的酸或碱,这些游离的酸或碱会损害颜料,还会吸收水分。酸的存在可以用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入胶溶液中来确定。如果有酸,试纸将变成红色。一滴滴地加入苏打溶液,可以把酸中和;相反,在碱性作用下,红色石蕊试纸将变成蓝色。一滴滴地加入稀酸溶液也同样可以把碱性中和。
科隆胶:
科隆胶与所有由皮革废料制成的胶一样,都是最好的涂胶用料。这种胶在商店中以不同规格的小片出售。其上等品的特征是透明、无气泡,无明显的网格结构和尖锐的边缘,无螺旋状的或不规则的裂缝。看起来绝没有混浊的或烧糊的迹象,也不易于碎裂。质量好的决定性因素,是它有吸收大量水的能力。好的胶片在冷水中不碎裂,也不使水变色,其重量增加一倍,体积大大增加。胶在冷水中浸泡以后,稍微加热至完全溶解即可,没有必要煮沸,煮沸反而会破坏胶的黏结性能。胶液冷却以后凝固,稍加热时,又会重新变成液体。加入强酸可以使胶液永久成为液体。但强酸有吸水性,对颜料是有害的,尤其是对群青蓝和铅白,长时间煮熬也会使胶变成液态,但却会降低胶的黏结力。上等的科隆胶由于密度关系不吸湿,但往往稍呈碱性。古代大师们常常使用由白色绵羊皮和山羊羔皮剪下的下脚料,以及羊皮纸废料制作的胶。他们都很仔细地自制各种胶。羊皮纸胶是其中较好的一种。
一切胶液过一段时间后都会腐败,并且会失去黏结力。老的制法中提到过腐败的胶,只是用在不需要黏结力的地方。加入碳酸作为防腐剂是不可取的,最好而又更简单的办法是将剩余的白垩油画底材料、锌白、石膏或白垩加进胶溶液中,这样胶溶液就能保存几周时间。胶溶液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失去黏结力,产生气泡,下层变成海绵状。因此,胶溶液即使尚未腐败,使用期限也不应超过两周。食盐会破坏胶的黏结力,所以与盐水接触过的木板是难以上胶的。
酪素或植物胶属于冷液胶。这些胶看起来似乎具有不凝结的优点,但往往使人们蒙受巨大的损失。因为这种不凝结特性是在加工时使用了强碱的结果。这些胶只能用于商业目的。
骨胶 由腱和骨骼制成,含有大量的酸,同科隆胶相比质量差得多。骨胶经常以颗粒状而不是以片状出售。
俄国胶
俄国胶是白色的,通常是骨胶。较差的则是暗色的烧糊的科隆胶,其暗色的缺陷常用加入白黏土的方法掩盖,但其性能仍然不可靠。
兔皮胶(由兔皮剪下的下脚料制成)
兔皮胶具有很强的黏结力,可用来代替科隆胶,带有法国商标的兔皮胶质量最好。
明胶(透明的)
明胶是一种极好的但价钱很贵的胶,然而用来制作油画底,却并不优于科隆胶。在涂许多层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裂纹占这种胶最适合于给细纺织品上胶,或用来涂最后一层,也特别适于半白垩油画底。
鱼胶
在作油画底时最好避免使用鱼胶。
人造胶
最好不用。因为这种胶几乎都是利用强碱由淀粉转化而成的,会极大的损害画面。
填补材料是用来加进黏结材料中,充填画底材料的微孔,使之更加密实的物质。主要的填补材料有下面几种:
白垩(大理石白、巴黎白、白垩粉):
白垩是一种碳酸钙。在稀盐酸中加热时,它会溶解并产生气泡。白垩只有很弱的覆盖能力,其颜色越白越好。最好的品种是法国(香槟型)白垩。它非常光滑,可以使油画底坚固。沉淀的白垩比细磨的白垩更适用。细磨的白垩往往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必须彻底地进行软化处理。吕更白垩(产于波罗的海吕更岛)质地粗糙、易碎,不如法国白垩那样白。除上述这些外,还有许多其他材料品种。诺伊堡(多瑙河沿岸一城镇)白垩实际上不是“白垩”,而是一种硅藻土。灰白垩是不适用的,它被油渗透时,会产生难看的斑点。在白色白垩中加入少量着色剂,可以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任何颜色。
石膏即硫酸钙(水合硫酸钙):
石膏在热的稀盐酸溶液中能溶解而不发泡。这里所说的只是天然水化沉淀石膏(轻矿石),而不是雕塑家用的那种轻微烧过的石膏(巴黎石膏)。雕塑家用的石膏与水混合时,会很快成为硬块。雪花石膏是一种颗粒状的天然石膏。波伦亚石膏(据克姆[Keim]说)是一种十分明亮的,很轻的,经过反复沉淀而成的石膏,与钦尼尼的制法大体相近;这种石膏透水性很强,不适于制作油画布油画底,而被镀金匠用来制作木板上的油画底。毫无疑问石膏比白垩密实,但覆盖力差。石膏油画底也可用于油画布上,但用在木板上其效果特别令人满意。石膏具有异常的明度,而且还有可以用油画刀进行表面修整的优点。
高岭土(瓷土):
高岭土和白陶土,都是一种风化的长石,稍黏一些的管土也属于这一类。所有的黏土都能长时间保持潮湿,因此看来不如石膏或白垩那样适于作油画底。黏土也比石膏或白垩易于剥落,并且比白垩的覆盖力弱。将黏土放在舌头上,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味
重晶石:
重晶石也叫钡氧白(一种天然的矿产品),是一种很重的矿石。它与称之为“硫酸钡”人造重晶石永久白比起来,不够纯净,覆盖力也比较差。这两种物质,无论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产品,都特别耐酸碱,但覆盖力都很差。在写生颜料的制造中它们常用来作为填充剂,很少用于油画底。
大理石粉:
在古意大利画的油画底中曾使用过这种材料,它与白垩很相近,但更呈结晶状。威尔特( Wehlte)建议将大理石粉和大理石砾用于酪素油画底中,以达到类似壁画的效果。大理石粉曾在意大利的庞贝城被用作颜料的扩充剂。
浮石粉末皂石、滑石(硅酸镁):
这是很少使用的几种材料。西班牙的老配方中提到的过筛火山灰( cernada)会使油画底变脆。
以上列举的所有材料都没有覆盖力,它们与油和上光油接触后,都会失去其自身的颜色。因此在制作油画底时要加入不透明颜料,这样可以增加画的亮度和耐久性。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不透明的颜料。
锌白(氧化锌):
锌白是制作油画底的最好覆盖颜料,呈松散的粉末状。少量的锌白就能用很长时间。但是锌白很脆,单独用来作为油画底材料是危险的,没有几种织品能附着一层以上的锌白。
钛白:
钛白是一种新颜料,用于水彩技法看来相当令人满意。钛白覆盖能力好,没有毒性,但尚未充分进行试验。
立德粉:
新的和比较好的品种是很有用的,但它的耐光性至今尚未确定。由于有变黑的可能,必须避免使用劣质品。
克勒姆尼茨白或铅白:
尽管这种白色颜料具有最强的覆盖力,但并不宜推荐用作白垩油画底,因为它的毒性极大,总会有粉尘散入空气中的危险。而锌白在油画底中可以涂抹更大范围。佛兰德斯的画家们在油画底中加了1份铅白,以增加油画底的亮度。他们不可能使用锌白,因为当时不知道有锌白。
显然,未加入不透明颜料的油画底,不但与油接触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以后还会继续变暗。为了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画面上的一些油画底保留着不画,例如鲁本斯的写生画。所以在油画底中加入一些不透明颜料是完全必要的。
相关文章
- 临摹古典名作如何提高油画水平
- 什么是坦培拉油画技法?
- 画古典油画的做底方法
- 油画颜料的性能和特殊成分
- 如何处理好油画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 适用于画油画的N种油画布介绍
- 油画中的怎样处理好色彩关系?
- 油画直接画法的详细作画步骤
- 古典油画中熟油、透明调色膏和上光油的制作方法介绍
- 向毕加索学习如何使油画画面和谐统一
- 向毕加索学习如何处理油画人物的外轮廓
- 向达芬奇学习如何画眼睛
- 油画中直接厚涂画法技法介绍
- 油画半身像和全身像写生技法介绍
- 非常严格的古典油画作画基本程序
- 如何在写生中主动处理并把握油画色调
- 油画的基础---油画底子制作
- 学习油画须知:学油画的工具,学油画的基本准备
- 宾卡斯油画技法一
- 宾卡斯油画技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