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画家波希油画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欣赏
鬼怪画家希罗尼穆斯·波希简介
希罗尼穆斯·波希生于1453年,卒于1516年。波希的一生都是在远离16世纪绘画新浪潮的布拉班特地区(Brabant)的布瓦勒杜克(BoisIcDuc)度过的。
由于父亲和祖父都是画家,希罗尼穆斯·波希早年接受的是15世纪的法兰德斯传统教育。然而波希的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法兰德斯的影响表现在希罗尼穆斯·波希绘画所用的材料和形式上:在木板上作油画;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即三折屏画。传统的影响还表现在对细节的描绘上:波希的画需要观众靠近并仔细端详。
然而希罗尼穆斯·波希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安排空间,他把设想的形象放在整个画面里,不大顾及布局和透视技法。而且波希使用的色彩也别具特色。波希在不少作品中使用的光线对比堪称是17世纪暗色调主义的先驱,《圣安东尼的诱惑》便是一例;波希在许多地方还尝试了色彩变幻的效果。
最后,希罗尼穆斯·波希在画中表现的鬼怪和15世纪绘画中的鬼怪大不相同。15世纪的绘画,从中世纪着色画师的传统中获得启发。它们表现了大量的“怪诞”形象,历史学家于尔基斯·巴尔特鲁札蒂斯(Jurgis Baltrusa'itis)甚至认为,这些鬼怪形象来自东方。
波希的《圣安东尼的诱惑》
对于这幅波希的代表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欣赏:
1 表达的内容:表现了在水火交加、阴森恐怖的环境中聚会的一群鬼怪、魔法师、女巫、怪异教士和一个裸体女人。他们胁迫着一个披风上带有“T”形标志的修道士。修道士的形象在三折屏画中出现了四次。不难看出,他就是圣安东尼(他的拐杖也呈T形)。纠缠他的怪物,象征着对他施加的诱惑。
2 详细欣赏:题材虽然是传统的,但处理方式却别具一格。希罗尼穆斯·波希把隐居修士创始人圣安东尼所受的磨难,用魑魅魍魉来表现,这是以往所不曾有过的。
希罗尼穆斯·波希还对各种诱惑做具体的描绘,从画面的左侧到右侧,逐一表现传统题材所列举的各种考验。在左侧画面的上半部,圣安东尼被邪恶的蝙蝠和鱼挟持到天空。在画面下半部,圣安东尼只有在忠实助手的帮助下才能行动。
在中间的画面,修道士被胁迫参加在废墟中所举行亵渎神的弥撒。在右侧画面里,一个年轻女子脱光衣服,站在圣安东尼面前;下半部的一张圆桌旁集中了一些象征暴饮暴食者的形象。
然而,圣安东尼克服所有的诱惑。怪物把他带到天空,他便进行祈祷;在亵渎神的弥撒上,他做祝圣礼:面对淫荡和贪欲,他从《圣经》中汲取力量。
尽管《圣安东尼的诱惑》的主题很明确,但其中仍不乏怪异之处。除了各式各样的诱惑以外,观众还会发现许多不知名的怪物、硕大的果实、巨型的鱼,以及和人一样大的老鼠。除此以外,长着双腿的头颅四处乱跑;半人半兽的怪物、长腿的坛子、戴头巾的飞鸟等处处可见;一棵生有头和胳膊的树骑在老鼠身上,给一个孩子喂奶……
这些魔幻般的场面,并不是从幻觉和病态中引发的。不少形象具有确切的历史根据。在当时的法兰德斯,诱惑圣徒这一题材已被搬上戏剧舞台。这种戏剧被称作“神秘剧”。剧中把对中心人物的折磨和考验拟人化,并且在化装中尽量突出这些角色的可怕和怪异。希罗尼穆斯·波希曾经看过神秘剧。身为一名画家,他很可能曾应人之邀为神秘剧作化装设计,并且把这种设计运用到后来的绘画中。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希罗尼穆斯·波希作品中的形象,便会找到它们的来源。在左侧画的下部,可以看到桥下有一个又胖又丑的教士,他半身陷在泥里,在一只老鼠和一只鸟的陪伴下评述信件。
一个鸟头狗耳的怪物正走近他们,为他带来另一封信。这个怪物头上戴着一个漏斗。在中世纪,漏斗是疯子的象征。怪物穿着冰鞋,在冰层随时可能破裂的湖面上滑行。这可能是比喻腐败和愚弄人的教会。在宗教改革前,这种方式的谴责已经非常流行。
另外,画中还表现了炼丹术。当时,鸡蛋象征着把破铜烂铁炼成黄金的熔锅。画面中部,一个女人用盘子托着一条大头鱼,鱼头上顶着一个鸡蛋。红色的果实和枯树洞则象征着进行重大实验的蒸馏器。
希罗尼穆斯·波希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还表现大量的不祥征兆。一个女巫在一个男人陪伴下骑着鱼飞过天空,前来参加聚会。在画面的背景上,一些长相可怕,象征堕落天使或地狱怪物的巨大蜻蜒正到处煽风点火,还把教堂的钟拆毁。
3 反映现实:反映了16世纪法兰德斯语中的一些格言,和当时当地的习俗。右侧的画面有一个肚子上长耳朵或脸像肚子的怪物,它上面刺着一把刀:这代表对暴饮暴食的惩罚。在旁边,另一个怪物支撑着桌子,它的脚套在罐子里:当时的一句谚语便把贪图一时享乐的人比喻为脚伸到罐子里的人。油画《圣安东尼的诱惑》中的另一些细节来自当时的司法现实。在背景的火光中人们可以看到一部绞刑架。中间的画面上,一个裸体男子坐在吊在湖上的筐里,他头戴修女的纱巾,两臂伸开抓住长刀,左手已经被刀刃割出了血。在16世纪,用骰子赌博的罪犯就是这样受罚的。他们若要获得解脱,必须自己割断拴缚的绳索,然后跌到泥里让人们嘲笑。
一个瘸腿乞丐和一个乐师,带领一支队伍走近中间的废墟。他们的身份只是一些可怜的平民及流浪诗人,但却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16世纪,乐师被人看作以音乐蒙骗好人钱财的无赖。希罗尼穆斯·波希在另一幅著名的绘画《人间乐园》(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里,把好几个乐师放在地狱里。乞丐也是一样,他们受到的怀疑多于同情。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