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鲁本斯的油画《耶稣下十字架》欣赏介绍

鲁本斯的油画《耶稣下十字架》欣赏介绍

发布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4-06-30

鲁本斯简介

 

鲁本斯的父亲是位法官,因参加宗教改革而移居德国,1577年,鲁本斯出生于韦斯特伐利(Westphalie)省的锡埃根(Siegen)。

 

1589年,鲁本斯在父亲去世后返回安特卫普,他曾从师于数位当地的师。1600年,鲁本斯只身赴意大利发展,期间,他在曼图瓦(Mantoue)宫廷任职,观摩艺术作品,包括文艺复兴以来威尼斯画家(如提香),乃至卡拉瓦乔的作品。

 

1609年,鲁本斯重返安特卫普,并且声名远播。鲁本斯的第一任妻子叫伊莎贝尔(Isabelle Brant),其父是位律师。鲁本斯买了漂亮的住宅以存放画作,并盖了一座宽敞的画室。鲁本斯的创作数量极多,题材很广,如宗教、神话和装饰作品,如现存于巴黎罗浮宫的《卡特琳娜·德·美弟奇生平》油画人物肖像画。由于享有国际盛名,欧洲各国纷纷向鲁本斯订画,这使得他能够出国旅游并接近各国显要,肩负外交使命。

 

1626年,伊莎贝尔去世。画家鲁本斯在1630年又娶了年仅16岁的Helene Fourment为妻。鲁本斯直到他生命终了,仍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并且渐渐转移到以情色为主题的作品,画上处处表现女人的躯体,其中大多以他年轻漂亮的妻子做模特儿,如《美惠三女神》(收藏在普拉多);《狄多之死》(收藏在罗浮宫)。

 

1640年,鲁本斯逝于安特卫普。40年绘画生涯中,他率先革新绘画艺术,创造出一种藉由色彩和动作体现自由的风格。归在鲁本斯名下的作品不下1300幅,但实际上,这些作品往往是“集体”的作品,即由画室中的画家做初步的创作,鲁本斯再对这些作品做最后的修改。

 

自1615年起,由于各地的订画数量增多,促使鲁本斯聚集一批画家为他工作,他把画家们全部安置在一座宽敞讲究的住宅里,取名为鲁本斯屋。鲁本斯画室创作出的作品,其高水平与风格的一致性,皆可从鲁本斯所传授的绘画秘诀中找到答案。

 

准备画布的方法、画底色时用的蓝色、颜料及粘合剂等,都是造成油画成功的技巧。鲁本斯画室的画师们也不是等闲之辈,由于志愿来画室工作的人数众多,鲁本斯必须有所选择。“我可以不夸张、真诚地告诉您,我不得不婉拒100名申请来工作的人。”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如此写道。

 

鲁本斯从登门者中作选择,他只留下当时最出色的画家:雅各布·约尔当斯(Jacob Jordaens,1593-1678年),弗朗斯・斯奈德斯(Frans Snyders,1579-1657年),大卫·特尼耶(David Te-nlers,1610-1690年),还有极富才气的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年)等人。

 鲁本斯的油画《耶稣下十字架》

鲁本斯的油画《耶稣下十字架》作品欣赏

油画作品介绍:

油画《耶稣下十字架》是三折画面(三折屏画)中的一幅,表现出传统的神圣主题:《圣母往见图》(左折图)玛利亚已有孕在身,同表姐伊丽莎白(怀着施洗约翰)会见;油画《耶稣下十字架》位于中扇;《圣殿奉献耶稣》位于右扇。

鲁本斯创作《耶稣下十字架》是应安特卫普市之需,以大幅宗教主题画装饰城市。由于上个世纪,安特卫普的新教徒猖狂破坏,将现存的油画砸毁,焚烧殆尽。而自1596年,阿尔贝(Albert)大主教登位,法兰德斯地区又恢复天主教信仰,并接受西班牙的统治。因此,城市急需新的作品来表明其信仰,与此同时,北部统一的各省也要求独立,并且公开表明信奉喀尔文主义。鲁本斯的油画《耶稣下十字架》正是在这种背景中问世。三折画面的安排令人困惑。在《圣母往见图》和《圣殿奉献耶稣》两图中,主要以纵横的线条为主,如建筑物明晰的线条,直立人物表示的方向等。

油画作品欣赏

油画《耶稣下十字架》中,斜线和曲线则在构图中占重要地位,失去平衡的人物躯体勾勒出金字塔形。十字架并没有在画面中出现,只有斜靠在十字架上的梯子构成一条明显的斜线。

人们把基督的遗体从架上慢慢降下,形成另一条斜线,在白色裹尸布的衬托下,这条斜线更加醒目。人们伸出双手,互相连结起来,从起伏的波浪形式中,基督降架的动作栩栩如生。在基督遗体往下倾斜时,构成曲线和反曲线的奇特组合。

在油画《耶稣下十字架》中,看不到任何手势、涕泣和恐怖的景象。耶稣的躯体苍白,沾着鲜血,但并不使人感到可怕;他的身体柔软,并不蜷缩;耶稣的脑袋轻垂在肩上,并无任何痛苦的表情。画面中人们托着这珍贵的躯体,似乎沐浴在福乐中。这种忍住痛苦的意象,从未有人在绘画上表现过。而且在这幅油画中,圣母也有着同样的特征。

在以往的图画里,玛利亚看到她儿子从架上放下来时,悲伤地昏了过去,但在这幅图中,并无这种场面。圣母身着蓝衣——蓝象征纯洁和她的童贞一一投入了行动,她向耶稣伸出双臂,想出一份力。鲁本斯在此展现出圣母伟大的心灵,而非以往的软弱形象。

画家鲁本斯在《耶稣下十字架》中对其他人物也注入同样的精神:马德兰一一基督使其皈依,身穿闪亮的墨绿色长袍,金发松散,跪在基督跟前抚摸着他的脚,并以充满激情的手势,用裹尸布把他的脚遮盖起来。画面色调呈深暗色,这是为了要完美的衬托出基督身上裹尸布鲜明的白色。

在十字架后面,什么也看不见。正如圣经所述,耶稣降架发生在黑夜,于是深暗的背景色使得观赏者能清楚看到眼前所描绘的这出悲剧。如果说画中人们强忍住内心的悲伤没有流露出来的话,那么深色背景所表现出强烈的色彩反差,则有暗示的作用,这是场活生生的悲剧意味。

在画面前景的年轻人圣约翰身穿鲜红色的衣服,鲜红的血从基督高抬的右手流向大腿根,并流向左手。除了与约翰面对的老人家(约瑟·阿里马梯,Josephd'Arimathie)穿着金黄色长袍外,画面上其他人物的衣服色彩都属于冷色和深色,如蓝、绿、灰等,这些色彩更加衬托出不断涌出的鲜红血色。画面中的深暗色,只有利用某些光亮的色彩和强烈的对照才能够衬托出来。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