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油画作品夜巡 欣赏
《夜巡》是伦勃朗最著名也是最引起争议的一幅作品。创作于1642年,像《夜巡》这样的集体肖像画,在当时的荷兰绘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伦勃朗早就对这种陈旧俗套的标示方式感到不满,因此,伦勃朗接受订画时,就决心不把所有的人物都平等的排列在画面上,而尝试新的集体肖像画创作。
夜巡
-the nightwatch
1 画面内容:
例如此画中伦勃朗掌握了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连出巡前一瞬间的战斗性效果,事实上,那时候民兵连已不具有军事作用,只是在庆典时盛装列队,烘托气氛而已,但若是创作出充满活力的画面,捕捉出巡的一瞬间是再合适不过了。面对光线的正是弗兰斯·班宁·柯克连长和威廉·凡·莱汀普克副官二人,其他队员都在阴影里,可以说是近乎于画面背景。画家伦勃朗还画了一个正对光线的小女孩,以和副官华美亮丽的衣着相对比,这个小女孩在画面上取得了色彩上的平衡,同时呼应连长和副官,起到映视两人荣誉的作用。但是,这种打破传统模式的崭新标示,很难让人们所理解。
据说,这种画面处理惹怒了民兵连队员,并未获得应有的好评。姑且不论是否为事实,但这种完全摆脱传统平面式的集体肖像画的画面具有了动感和空间感,展现了一幕雄伟壮丽的情景。画家伦勃朗在描绘确实存在的人物肖像同时,也创造出从其自身产生的战斗性及全新而独特的绘画艺术世界
2 油画作品的表现:
一般认为《夜巡》是描写民兵连夜半出巡、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所以《夜巡》这个名字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然而,它的正式名称应该是《班宁·柯克上尉的民兵连》、描绘的不是夜间而是白天的景况。但由于伦勃朗强调光影明暗的画风,使这幅画完成之初给人以暗淡的印象,后为保存画面又涂上了多层凡尼斯,但多数的凡尼斯经过久远的年代后都会变质、变深,甚至影响到下层画面的色彩,再加上灰色沾染,使画面更加灰暗。因此,不知从何时起,原本是白天场景的画面,竟然误认为是黑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修复、清洗,才确认画面的景况是白天,但因为这幅画长期是以《夜巡》而闻名,就一直延用至今。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