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绘画教程 > 素描教程 > 西汉的书法(西汉的书法家)

西汉的书法(西汉的书法家)

发布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4-04-22

中国书法史28-西汉的刻石文字

1、民间刻石如杨量买山地记,隶书浑朴,记录了地契信息,是西汉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五凤二年刻石,隶书简洁明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书法界的泰岱之峰。

2、《五风二年刻石》一名《鲁孝王淬池刻石》【汉宜帝五凤二年(前56) ]。金明昌二年(1191)因修理孔庙,于鲁灵光殿址钓鱼池石块上发现。其为西汉刻石中艺术价值较高者,布局自然,略见汉简笔意。

3、邵博特意把这些木法墨迹与当时流传的刻帖中的汉晋书法做了比较:“字遒古若飞动,非今所蓄法帖中比也。”但当 时能见到这些汉代简牍墨迹的人寥寥无几,大书家和鉴赏家米芾写作《书史》时,就因为见不到晋以前的墨迹,只能从西晋写起。

简述西汉简牍的书法风格特征。

汉简书法的特点是自由。 书写汉简书法时的“不规范”和“不标准”就是这种书法方式自由特点之所在。西汉简书没有东汉正体隶书笔画那样严格的藏头护尾,起笔收笔较为随意。

风多古雅、沉稳,用笔结构讲究富于变化。西北汉简是指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宁夏、青海等西北干燥地区的汉代简牍。西北汉简都有纪年作品,书体上大致有隶书、章草、楷书三类。大量的作品是隶书。

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由于材料不同,书写的工具不同、内容不同,形制不同及书写者的身份不同,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这批竹简的文字较之《老子乙本》,古隶中的篆书偏旁结构形态进一步解体,其突出的特征是用笔上和结构上显示出的“草体化”的倾向。

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

为什么到西汉统一使用隶书

隶书发展到西汉时期已经渐趋成熟。通过对西汉书法史的学习,发现西汉早期隶书碑刻无波磔笔意,到西汉晚期隶书碑刻中才稍有隶书笔意。而早于这个时期碑刻的帛书简书墨迹中波磔笔意非常明显,甚至刻意强调波磔笔画。

有着社会客观原因,即实际上是隶书已在民间通行,官狱事繁就不得不采用了,其关键原因就是在于隶书比篆书写要“捷”快简便。鲁迅先生曾说:“艺术由来在于致用。

所以,从小篆到隶书可以说是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革命。相传隶书本是下级小吏通用的应急字体,后经程邈整理,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隶书字体。汉代主要使用的文字是隶书。

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汉代书法作品

汉代著名的隶书碑刻作品如下:汉代是中国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隶书碑刻作品。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汉代著名书法家张芝个人简介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勤学好古,淡于仕进。

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张迁碑》、《曹全碑》、《华山碑》、《乙瑛碑》、《史晨碑》和《石门颂》等。其中,《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典范之一,其风格秀逸多姿,结体匀整,深受历代书家推崇。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