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色相、色度、纯度的理解
(1)色相 (即色的相貌,色彩的名字如:红色)
色相就是色彩的倾向,即色彩的姓甚名谁,其实即便是最为含混不清的各种灰色也自有其明确的色彩倾向。辨别的方向仍旧和前面所介绍的一样,只要我们把各种不同的灰色放在一起去进行比较,马上就会判明哪块颜色偏红灰、哪块颜色偏绿灰,或者黄灰、紫灰……
一幅缺乏明确的色彩倾向的绘画作品是令人乏味的,而一个色彩画高手恰恰十分擅长去设法从那种极为接近的色相中找出一些微妙的倾向来。这对初学者而言肯定也是一道大大的难题,因而他们的画面色彩一般都会显得单调、晦暗、呆板。
在古典油画时代,由于那时的画家作画时更多的是依赖于画面的素描关系,因而那时的油画基本上都是“酱油色调”,很少看得出多少明确的色相来。今天的现代油画使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许多现代画家的油画作品可以说就是用纯色画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当们参观现代油画展览时往往总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空气与生命的激情。
(2)色度(色彩的深浅)
色度是指色彩的明暗与深浅的程度,也叫明度。若用未经严格训练的眼睛去恰如其分地分辨色彩的色度是很困难的。比如说直接从锡管里挤出来的红颜料和绿颜料,由于红色更能刺激人的眼睛,一般人很可能会觉得之比绿色更亮。但如果我们把它拍成黑白照片,说不定你会发现它们的深浅程度原来是一样的。
区分不同色相而色度又很接近的色块的深浅,同样需要用比较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在画面上区分出各色块的微妙的色度关系,那么这幅作品肯定就表现不出丰富的素描层次来。
(3)纯度(饱和度)
纯度是指色彩纯净的程度。纯度这个概念也与色相密切相连,一般的情况下越是色相明确的颜色纯度越高(白色或某些带粉质的颜色除外)。原色是最为纯净的颜色,因而有最高的饱和度。相反,调和次数越多或者加粉、加黑越多的颜色就越缺乏饱和度。一幅色彩艳丽的绘画作品上至少总要有那么或大或小的一块或几块饱和度比较高的色彩。完全没有饱和色的画面肯定是疲软无力的;反之饱和度一旦超过了画面的需要时,又会使人觉得色彩浅薄、单调。这时我们就要设法降低它,方法也是调入各种对比色、灰色和带粉的颜料。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