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中的透视问题要点详解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在素描绘画中,透视问题一直都不可忽视。下面来看看素描中的透视问题要点详解。 ![]() 素描中的透视问题要点详解 一、透视中要使画中景物产生立体感和空间距离感,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图形相互叠加的方法,完整的在前面,被遮挡的在后面; 2、阴影表现的方法,即通过光影的明暗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也可以表达物体的前后关系; 3、通过色彩的关系来表现,即由于大气透视的效果,越远的物体其色彩中某种色调的比例越高; 4、也可以通过明暗对比和细节的清晰来表现。 透视学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透视、阴影透视、投影透视等几个大项。达芬奇将透视分为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其中最常用的是线透视。眼、物、画面,被称为构成透视全过程中不可缺一的三要素。 二、透视中的直线 1、与画面平行又与地面平行的,可称为水平原线。 2、与画面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可称为垂直原线。 3、与画面平行而与地面倾斜的,可称为倾斜原线。 4、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垂直的,可称为直角变线。它们从四面八方一致向中间的心点集中,非常有规律。 5、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倾斜45°角时,可称为对角变线(因为45°线适为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对角变线的灭点是左右两个距点。 6、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倾斜90°和45°以外其余角度的,统称为余角变线。余角变线的灭点是余点。 7、与画面和地面都倾斜而呈近低远高状况的,称为上斜变线。如房顶的近端坡面,它的左右两条向上倾斜的边线即属于此类。灭点在地平线以上的天空,叫做天点。 8、与画面和地面都倾斜而呈近高远低状况的,称为下斜变线。灭点在地平线以下,叫做地点。 |
下一篇:素描是如何表现物体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