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灶台画,随着现代文明越走越远,成为历史

灶台画,随着现代文明越走越远,成为历史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4-07-16

灶台画作品欣赏

民间灶台画欣赏

灶台画欣赏图片


灶台画欣赏


灶台画欣赏
 

 

      灶台画,在现今社会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是什么样子的。其实灶台画和现在的许多井盖画,树洞画,楼梯画一样,是画在灶台上的装饰画。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都已经用上燃气灶了,传统的灶台也都不多见了。更别说灶台画这种比较久远的东西了。但是在中国一些地方,非常重视灶台画的,做好的灶台会请专门的灶台画艺人来绘制自己家喜欢的图案;一般有“乌龙吐水”、“双龙抢珠”、以及“雀梅报春”等山水画,也有记录传统历史的像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龙图案或是凤图案,画作都非常漂亮,色彩也是用的传统中国画画色彩。

      据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据资料记载,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延续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历史,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密切联系,五十年代“破四旧”时曾一度绝迹,“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以后,。 灶台画的兴起和农村人对于美好的生活追求一样,是一种追求美的生活理念,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形象表达!当农村主妇在一个漂亮的灶台上为一家人做着美食的时候,那心情,那情景也是很让人感觉温馨,幸福的。但是现在灶头画这种民间艺术的流失,让越来越多的灶头画变成了死板,无生气的瓷砖图案拼接而生,是中国艺术的一大流失,对灶台画的研究和发扬也是对民间艺术瑰宝的传承。

     下面转载一个现今的灶台画艺人的生活和感受。看人感觉是一种民间艺术的流失。

2012年,三墩镇的王寿庭凭借一手漂亮的灶头画,被评为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就在2011年,王寿庭打了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灶台,最后一次画上灶台画。时间倒退一二十年,在整个三墩地区,大部分的灶台上都留有他的“墨宝”。

“那还是老太太留恋柴火饭的味道,”王寿庭说,农村的老房子还会留着烧柴火的旧灶台,新建的房子都装煤气灶了。

从15岁开始画灶台画

王寿庭点起一根烟,烟头上冒出缕缕气息,像慢慢燃起的炊烟,将回忆带回到曾经家家户户炊烟缭绕的年代。

“我今年69岁了,15岁时就拜舅舅为师,从打传统灶台学起,继承了他的一些手法,做了一位成功的泥水匠。”

在三墩,农家常常在厨房的一侧砌灶台,得依墙而建,砌灶既要选好位置,还得挑特定的时间。

一般来说,砌灶的位置都挑在宅屋的东南间,叫做灶间。砌灶台的时间,最喜欢选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不过毕竟打灶的人多,手艺好的师傅很抢手,也就不太挑时间了。

“还有个习俗,就是打灶底时,大人会让家里的小孩离开灶间到别处玩,老话都说如果不离开的话,会把小孩的灵魂压在灶底。”

打完灶台,还要打一面屏风,挡在锅碗瓢盆和放入柴火的灶洞之间。一大块白白的屏风上空着不好看,自然少不了添些好看的图案了。

在王寿庭懂事前,灶台上就画着很多画了,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考证。据说这与供奉、祭祀灶神有密切关系,一开始画上神仙,后来人们的想象力和求福祈好运的愿望越来越丰富,各种吉祥的图案都画了上去,比如代表好运的喜鹊、代表“福气”的蝙蝠。

灶台画大约在隋唐时期开始出现,兴盛于明清,一直延续至今。过去殷实人家打了屏风灶,都会请手艺好的工匠绘上彩色的灶台画。

打的灶台一般是比较考究的屏风灶,而屏风灶又有半屏风和全屏风之分,一般穷人家低矮的小灶台是没必要,也没地方画灶台画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灶台画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手巧的王寿庭不满足于仅仅打灶台,很快学习起灶台画,由于画得好,很快在三墩出名了,找他打灶台、画灶台的人络绎不绝。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