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画虾人一分钟画6条虾 欲申报世界纪录
让湛江虾“游”入画卷成经典
左手抚纸,右手作画,食指与拇指夹起一根两厘米长的炭笔芯,不下几秒钟,对开白纸上跃然而出一条活泼生动的“湛江虾”。手握炭笔,吴川画虾人刘坤一分钟能画6条大虾,他信心满满地表示:“在‘一分钟画虾’这个项目上,目前我就是第一。”他计划申报世界纪录,为他的“湛江虾”扬名。一分钟画6条海虾
刘坤的自信不无道理。去年,他与一位上海“画虾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PK。结果,手握毛笔的上海“画虾人”一分钟画3条河虾,吴川“画虾人”成绩则是5条海虾。对方向他竖起大拇指的同时,还佩服地表示:“我的画虾速度已经赢下不少画虾人,想不到你比我还快。”
此后,刘坤萌生了申请世界纪录的想法,并为此不断进行练习和改进。如今,一分钟画五六条虾属于“平时成绩”。
刘坤一分钟之内所画的海虾并不是仓促之作。记者比划一下,画中每一条海虾足有10厘米长,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与真正的湛江虾相差无几。兼顾构图与美感之余,每条虾的虾枪、虾须及虾爪皆有细致刻画。
对于画虾人而言,速度的提高绝不能影响每条虾的细节和质量。平日里,刘坤做了大量练习,由于长期手握炭笔芯作画,他的右手食指与拇指早已染上炭笔的灰黑,怎么洗也洗不掉。让湛江海虾“游”入画卷
早年间,刘坤也用毛笔作画。自从看到相声名家侯耀文用沙作字后,刘坤也想另辟蹊径。“传统画作里的虾都是异曲同工,如果用其他方式画虾,或许更具新鲜感”。尝试过铅笔画和吹画后,学过素描的刘坤最终握起了炭笔芯,他认为“炭笔芯画虾有天然的优势”。
中国美术史上不乏虾的经典之作,而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多是河虾。受传统画虾观念影响,刘坤最早也是画河虾。其间,湛江著名画家柯国强对刘坤说:“海边长大的人为什么不画海虾?”这话给了刘坤触动与灵感:湛江画虾人就应该画海虾,让纸上的“湛江虾”发扬光大。
吴川画虾人遇上湛江虾,就是如鱼得水而游刃有余。艺术创作需要形象化,创作中更离不开的是对创作对象的透彻了解。为此,刘坤常常到市场买虾,在家里鱼缸里养上一阵,研究虾的动作和特点,边观察边记录。到饭桌上,刘坤手剥虾壳就是庖丁解牛,能一丝不差把虾壳完整剥出来。
几年下来,刘坤笔下的“湛江虾”不仅越画越活,且越画越快。通过与全国各地画虾人的交流,刘坤意识到画海虾的人凤毛麟角,从此更加坚定了用炭笔芯画湛江虾的信念。他的最大愿望是让“湛江虾”走出餐桌,成为美术界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一边吹口琴一边画虾
作为“南下大军”和南海舰队子弟,刘坤的父亲来自东北,曾是一名影视演员,饰演过著名电影《无名岛》里的国民党军官;母亲则是吴川本地人。
刘坤在吴川出生,分别在湛江、广州及西安等地生活,当过兵下过乡。年过半百的他奔走大半个中国后,在吴川“落叶归根”,现是某单位的助理工程师。别看他满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起吴川话来也毫不含糊。几年前,他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节目,以动听的歌喉和一边吹口琴一边画虾的绝活从海选100强中晋级。
刘坤对虾和大海有着特殊的情感,“炭笔芯画海虾”为他原创,他笑称这是“自成一体,独门独艺”。在吴川当地,他笔下的“湛江虾”渐渐有了名气。一个月下来,刘坤笑呵呵地送出了100多幅作品。让“湛江虾”游入画卷,并得到父老乡亲的认可,这让刘坤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