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徯我后》_描写夏桀暴虐的人物群像油画作品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徯我后》,1931-1933年,中国,徐悲鸿,布面油画,318cm*230cm,徐悲鸿纪念馆藏 ![]()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徯我后》取材于《尚书·仲虺之诰》:“徯我后,后来其苏。”(意思是说:等待我们贤明的领导人,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描写夏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树根,人们的眼睛里燃烧着焦灼的期待。 对于徐悲鸿创作这个题材的目的,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评说道: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心情。 据说这幅画作完后,和《田横五百士》一起高悬于中央大学礼堂。壮阔的画面,深刻的寓意,打动了无数观画者的心。无耻小人却密报当局,说徐悲鸿借此影射、攻击政府,意在蛊惑人心。徐悲鸿知悉后大笑道:“这正是我作画的目的!” |
相关文章
- 画家笔下的章子怡作品欣赏
- 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含义解读
-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作品高清大图赏析
- 青年画家谢光跃作品欣赏
- 2014年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作品欣赏
- 达芬奇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高清大图赏析
- 达芬奇传世名作:《蒙娜丽莎》高清大图赏析
- 达芬奇油画作品《抱银鼠的女子》赏析
- 达芬奇画作《勒达与天鹅》大图欣赏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巨作背后的故事
- 英国画家Jeff Rowland油画作品:雨中的浪漫曲
- 匈牙利超现实主义画家艾斯特凡·桑多菲油画作品欣赏
- “伤痕美术”时期,经典油画作品欣赏
- 伤痕美术代表作品:《1968 年×月×日雪》高清大图欣赏
- 罗中立《父亲》高清大图赏析
- 俄罗斯画家 Sergey Cherkasov 作品欣赏
- 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高清大图赏析
- 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赏析
- 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各种效果欣赏
- 1888年在阿尔的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