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科夫《女贵族莫洛卓娃》_莫洛卓娃被流放的俄国历史题材名画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女贵族莫洛卓娃》,1887年,俄罗斯,苏里科夫,布面油画,304x587.5cm,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 《女贵族莫洛卓娃》以17世纪俄国的宗教分裂为题材,描写了俄国分离派的卓越人物女贵族莫洛卓娃被流放的情形。尼康主教的宗教改革,就社会意义来说是进步性的,并得到了彼得大帝的父亲阿历克赛·米哈伊洛维奇大公的支持。分离派的行动显然是一种反动行为,它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但是这一行动却得到了处于愚昧状态的宗教信徒的支持和拥护。莫洛卓娃是一个孀居的贵族夫人,她把整个身心奉献给旧的“人民的”宗教事业,她把自己的住宅变成一个修道院,是一切不赞成新教的信徒们的避难所。 《女贵族莫洛卓娃》的画面色调阴郁灰暗。中间部分最宽阔,人群密集,也是画中最暗淡的部分,感觉很沉重。天空和白雪是明亮的两个部分,天空明亮由城墙和楼宇点缀,反衬出天空的温暖色彩。地上的白雪泛着温柔的玫瑰色相,使人没有感觉到冰凉。中间部分的人群衣服都是深颜色的,感觉沉重。画家巧妙地用衣服上有颜色的色块将人物分开,人物的面孔因此显得突出清晰。人群中表情各异,大部分的观者内心是沉重的,也有衣冠楚楚的贵族们脸上绽放了笑意,童真的孩子们追逐着马爬犁。整幅画充满了冲突,色彩的冷热,油彩的薄厚,人物心情的反差,都使画面的故事达到了极端戏剧化的效果。画家不断创新,大胆使用光线和色彩,注重人物的心理刻划,精确地展示了莫洛卓娃顽强的性格特征。 由于莫洛卓娃笃信旧教,疏财仗义,救济贫民,还为残疾人和狱犯缝制衣服,施舍乞丐,因此深得民众爱戴,素有普济众生的美誉。而维护旧教又使沙皇不安,因此被捕流放。画家选择押解莫洛卓娃赴流放地途经莫斯科街道情景。这是一幅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历史画面。画面由莫洛卓娃乘坐的雪橇向纵深飞驰而过,画面自然分成两个部分,右半大部是一群旧教的信徒,曾获得过莫洛卓娃施舍的流民乞丐,他们赶来送行。其中有人掩面悲哀哭泣,尤其在近景处特别典型地描绘了两位虔诚的追随者,一位老妪和一个乞丐。他们心目中的莫洛卓娃无比崇高神圣。那个乞丐举两个手指与莫洛卓娃对应。 |
相关文章
- 画家笔下的章子怡作品欣赏
- 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含义解读
-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作品高清大图赏析
- 青年画家谢光跃作品欣赏
- 2014年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生作品欣赏
- 达芬奇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高清大图赏析
- 达芬奇传世名作:《蒙娜丽莎》高清大图赏析
- 达芬奇油画作品《抱银鼠的女子》赏析
- 达芬奇画作《勒达与天鹅》大图欣赏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巨作背后的故事
- 英国画家Jeff Rowland油画作品:雨中的浪漫曲
- 匈牙利超现实主义画家艾斯特凡·桑多菲油画作品欣赏
- “伤痕美术”时期,经典油画作品欣赏
- 伤痕美术代表作品:《1968 年×月×日雪》高清大图欣赏
- 罗中立《父亲》高清大图赏析
- 俄罗斯画家 Sergey Cherkasov 作品欣赏
- 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高清大图赏析
- 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赏析
- 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各种效果欣赏
- 1888年在阿尔的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