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画作欣赏 > 油画欣赏 > 鲁本斯画作《西门与佩罗》赏析

鲁本斯画作《西门与佩罗》赏析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西门与佩罗》是鲁本斯的作品,有些人称之为“圣画”,而作品主旨正是“博爱”与“利他主义”。

      鲁本斯油画西门与佩罗
鲁本斯油画作品:西门与佩罗

  博爱,意指“关爱他人”。

  作品内容取材于罗马帝国时代,一个被判死刑的基督徒西门在狱中挨饿,他的女儿——女基督徒佩罗——经常到狱中探望父亲并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父亲的故事。佩罗通过这个方法使西门在狱中得以存活。最终佩罗的行为被狱卒发现并报告当局,但佩罗的“利他主义”行为获得原谅,西门被释放。

  鲁本斯在这幅作品中描绘的就是,佩罗在狱中以自己的乳汁喂饥饿的父亲时被狱卒发现,这一个过程。

  作为擅长绘画人体的画家,鲁本斯在这幅作品中艺术感方面的表达,就是突出人体美感。

  无论是因饥饿而消瘦的老者的身躯,还是被包裹在柔软衣裳中丰满的女性躯体,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刻画,特别是为了突出老人脂肪的减少,将皮肤的松弛下垂程度以及皮肤与骨头之间脂肪的厚度都做了较详细的交代。

  对于佩罗的动作,则主要放在佩罗一要细心喂养父亲,同时也要提防被发现,但因为其父饥饿的吮吸动作,使这个喂养过程终究被牢房窗口的狱卒看见,鲁本斯在人物表情绘画方面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佩罗内心对父亲必死命运的叹息、对自己无奈同时大义凌然的选择从容坦然、以及对可能也因此遭厄运的平淡应对,凸显在佩罗略带无奈的平静表情。

  作者用处在画面中心的红色来表现佩罗对父亲的关爱之心,同时衬出牢狱的黑暗,表达对当时代罗马帝国对基督徒残酷逼迫镇压行为的愤慨,和对基督教博爱精神、利他主义的赞扬。

  这幅作品正反映当时在欧洲基督教神学中关于“博爱”精神的思考,“博爱”的概念在基督教信仰精神中有相当重要的神学背景和意义。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应该用世俗的眼光来判定,《西门与佩罗》正是不能以世俗价值观来衡量的一幅佳作。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