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中国山水画中的百年特例
何香凝山水画作品
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鲁明军、方立华、房桦策划的展览“移动的心景:何香凝山水画的风格、观念与世变”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从数百幅何香凝及其与友人合作的山水作品中,精心挑选了25幅山水画、9幅山水手稿作为参展作品。展览以何香凝的山水画作为视角,同时并置呈现了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高剑父、陈树人、陈师曾、溥心畲等人的山水作品,揭示何香凝艺术创作的独特面向,重新思考她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上的特殊意义。
“山水是笔墨的移动,也是一种心景的移动。”鲁明军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希望能为观众呈现一个更立体而生动的何香凝,也对整个中国的20世纪艺术史进行反思。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11月23日。
重新发掘革命女杰书画个案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何香凝是一个独特的个案。无论是她的艺术创作,还是政治实践,都是艺术史家和历史学家们反复研究的题材。她笔下的山水画作品更为研究者所瞩目。“她的山水画明显有别于近代山水画的主流:既不像高剑父和傅抱石顺应当时的美术革命和时代的潮流,也不像黄宾虹和溥心畬那样坚定不移地坚守中国文人画传统。”四川大学美术学系讲师鲁明军介绍。
为完整揭示何香凝山水画作品所展现的画人心迹,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分别展出何香凝的山水画精品、何香凝与友人合作的山水画、何香凝山水画手稿和其他近代画家的山水作品。
何香凝早年的山水画极为罕见,体现出明显的东洋痕迹。在东渡留学期间,何香凝曾向日本画家端管紫川学习山水画,她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浮世绘的元素。她在1920年代创作的《山水》,便将这种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该画作于绢本,湍急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高空中晚霞余晖与红叶相互映衬,令画面红润、温厚。这种表现技法在何香凝的创作中被反复运用。
然而,进入上世纪30年代后,何香凝的作品却突然显现出她对文人画的兴趣。她的一批“仿古山水”作品,无论笔墨和章法都更趋近于宋元以来所形成的文人山水,而且画风硬朗,内容多是丘壑繁密、结构复杂的全景式山水,这都得益于她对古代范本的临摹。
“当然,何香凝在塑造文人画时保留着一些个人风格,我们很难按照艺术史上的文人画逻辑去进行归类。”何香凝美术馆典藏研究部主管房桦表示,何香凝塑造的丘壑非常平面,是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的,这种方式在传统十分少见。而何香凝留下的200多幅山水画手稿和未完成的山水画,揭示了她的笔墨(来源:和对绘画形式的推敲过程。)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