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中国始终对农民是有亏欠的,农民这个群体所付出的几乎都是汗水,长期劳作使得农民有其特殊的标签:农民黝黑的脸,粗壮的双手,朴实的话语。。。。而有这么一位油画家,特别钟情于画农民肖像。下面我们来了解徐揖峰,他对农民这个职业的深层次的看法,以及他用油画的表达怎样的农民情感。
记者:徐老师,您是如何想到要画关于农民这样一类人群的作品的?
徐:1971年的时候跟着父母下放到农村,与那边的农民相处生活了很久,当时在农村上课学习的时候,一到放假就会跟农民一起到田地里劳作,像摘棉花、种山芋这类简单的农活都做过,所以现在经常性地想起他们,我会找一些关于他们的题材画一些。小时候刚参加劳动感觉很新鲜啊,毕竟以前在城里都没见过这样的农村生活。那时候也只有七八岁的年纪,因为我哥非常喜爱画画,受其影响也喜欢照着连环画临摹。回苏州以后,大概1978年的时候,跟着苏州的绘画老师开始正规地学习,从素描开始学习专业的绘画技巧,因为农村是没有这方面的老师的,从那时候开始,便渐渐走上了正规的绘画之路。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在学校学习的是雕塑专业,为什么现在反而在油画方面颇具造诣?
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是临摹小人书、连环画之类的。然后到了苏州,在经过正规的素描训练之后,1979年考取了苏州工艺美院,当时学的是雕塑专业。在工艺美院学习期间,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叫顾人德的素描老师。他的教学质量很高,在他的培养下,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我学得很好。再加上我的专业是雕塑,那么学了雕塑以后,帮助我在绘画塑造能力上提高了不少。毕业以后,从事的职业是电影院海报的美工工作,这时候开始拿起画笔用水粉画色彩画,进行色彩锻炼,在电影院的工作中又大大地提高了我的色彩修养,为以后的人物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喜欢油画的写实,它能丰富地表现人物的结构和内心世界,还有它的色彩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加上表现手法上的灵活多变,所带来的美妙艺术享受,是我钟情油画创作的原因所在。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油画创作的?起初主要画些什么题材?
徐:大概是1983年,从在电影院工作的时候开始,就边工作边油画创作。刚开始画的时候以水乡风景为主,到1986年的时候,便逐渐画人物肖像,而且钟爱画老人,应该和我自己在乡下的这段经历有关,对农民、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现在画人物就不一定是画肖像了,可能是画全身像或者半身像,不单单是脸部特写。
记者: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你钟爱画老人和农民这类素材?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徐:喜欢给农民画肖像,是因为我感觉到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的皱纹就像苏州水乡的老房子一样,虽然很陈旧却给人一种时间的美感。我现在也主要画这两种题材,这是一种岁月留下的痕迹。从小就觉得农民生活得不容易,面朝黄土背朝天,小时候在农村的经历更加使得自己和农民有种说不明的亲切。
记者:在多年的创作历程之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哪位呢?
徐:最要感谢的当然是顾人德老师。顾老师虽是我在工艺美院学习素描的老师,但在油画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前些年的时候,顾人德老师还邀请我参加了“顾人德油画师生展”。现在也将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反馈给社会,从事教学工作,给艺术类的学生做讲师,素描、色彩都教,培养了很多艺术人才,其中也有考上了北大、中国美院等知名美术院校的学生。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
- 罗伯特·雷曼(Robert Ryman)如白墙样的作品《无题》值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