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变废为宝麦秆画开出“致富花”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8-16
麦秆画作品《春》。 柏波供图
麦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蓬溪县黄泥乡,这里的乡亲们,用看似无用的麦秆制作成了精美画作,让其变废为宝。
1949年出生的柏波,是蓬溪县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他曾经用5120根麦秆,历经半年时间成功制作了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的麦秆画《共克时艰》,引起社会轰动。
这些看似简单普通的麦秆,是如何变成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据记载,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作为民间纯手工艺技术,麦秆画充分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特性,创作出的天地山川、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等形象立体丰满、栩栩如生。
要制作一幅好的蓬溪麦秆画,创作者一般选择韧性较好的大麦麦秆,然后将麦秆通过蒸、煮、浸泡药水等程序处理。前期的原材料准备好后,接下来就是将需要制作的画作用蜡纸拓印下来,再进行麦秆画的创作。
由于制作工艺过于复杂,麦秆画的售价一般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上万元。2011年,蓬溪县黄泥乡成立了麦秆画专业合作社,由专合社负责人统一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对作品统一销售。成立至今,黄泥乡麦秆画产业共带动了数百名周边留守妇女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上一篇:漫画家阮筠庭画中的“大人女子”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