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画家,著名工笔画家王天胜作品欣赏
著名工笔画家王天胜画作欣赏,对于看过很多工笔画作的小编来说,对于工笔画也算个门外汉,不过一看到王天胜的作品,感觉到非常的不一样,他的花卉画中的背景效果非常不错,都有一种聚光的效果,又非常自然,画里画的花又相当的纯洁,脱俗!线条也非常的美,是值得学习和多多观赏的作品,下面就来欣赏几幅王天胜画家的作品:
《春晖》、《井冈杜鹃红》是工笔重彩画家王天胜的代表作。数十百朵的郁金香、杜鹃花重重叠叠、密集排布,形成一种连天接地的恢宏气势;溪流、山石及园圃在花朵的空隙间偶尔展露,成片的花朵便拥有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王天胜以诗一般的情怀全力营构的美的空间。满眼绚烂的连片红色或橙色,是这一空间在表面形态上的直观呈现,它以众多花朵的同构复合,累积成视觉上的扩张感,从而为这一空间赢得观赏效果上的关注力,在展厅中,王天胜的作品因此而格外醒目。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美的空间,并不只是靠着华丽的外表装扮。当人们走近这一空间,就会发现这里的内容与情节又是那样的丰富。在此,王天胜又用细腻的笔法,不厌其烦地描绘着花与枝的穿插、花与花的顾盼、花叶的翻转向背,花蕊的伸展曲张,因而,看似面貌相近的花朵枝叶,就仿佛都具有了各自的性格,它们聚集在这里,争相展示着各自的姿色。画面中的每一处关乎细节的形态、质感及空间关系,都在王天胜的画笔下被精致地推敲与描画。生机盎然、清丽怡人的自然之美就在这种微妙而细致的刻画中而呈现。远观取其势,近观品其质,王天胜工笔花鸟画之美在不同界域的空间都得到了合适的表达;整体的营造氛境与局部的细腻表现,又统一于一种浓丽的画风之中。以此,王天胜用线、色塑造了其工笔重彩画的唯美品格。王天胜擅于驾驭线条,他的线条与传统的铁线、游丝等不同,是根据物象的不同形、质而调动线条的粗细、轻重、提按、使转、浓淡、干湿,在表达花枝草叶等自然形貌的同时,线条自身的表现性也得到充分展现。作为全画之“骨”,这种具有表现性的线条,就是经过了此后色彩的重重积染,其清丽的风神依然动人。王天胜更擅于赋色,不仅能在某一色彩基调下表现出色彩的微妙变化,而且更以一种细腻的分染之功,于匀整的色阶过渡中,让色彩质感与品味得以充分表达。正是用这样的线、这样的色,王天胜在当今中国画坛成功地演绎着工细绚丽的创作风格。这种工细绚丽的工笔画风,无疑是来自中国花鸟画史上的“黄家”传统。这一传统,以五代西蜀黄筌为开宗,又由其子居寀传播于北宋,在后来的北宋、南宋画院中形成影响,在明代有边景昭、吕纪继其后,到清代,又有蒋廷锡、马元驭等远承其绪,近现代以来,有于非庵作为代表。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视色彩表现,强调绘画华贵品质的风格流派。因此,当王天胜以其“黄家富贵”的画风,在当代画坛取得令人瞩目的位置,也正可反映出,当今的审美,已多么不同于从前,国势昌盛、文化振兴的今天,正呼唤着一种绚丽堂皇的画风,就像盛唐时期那样。勾勒、分染的描绘程式,谨细工致的绘画态度,体物写实的创作精神及浓丽繁缛的绘画样式等,都表明王天胜的工笔花鸟与“黄家”传统的一脉相承。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比较,就可以发现,王天胜的作品中虽然显露着黄家画风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但他却并没有在黄氏身后亦步亦趋。因为,我们会看到,王天胜正以一种现代的审美情怀,对黄家花鸟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扬。这种发扬,主要表现在王天胜以现代绘画中的构成意识和现代人的形色感觉来结构画面,从而,用一种繁复的铺排营构一种画面气氛。可以说,在黄氏画派中,还很少见到像王天胜《井冈杜鹃红》那样可以震撼视觉的作品。同时,王天胜又在写实的描绘中注入装饰性元素,在大量同构线形的复调中,渲染出动人意境。这种装饰性表现,主要借鉴于民间美术及工业设计,这对成长于新中国时期的王天胜来说是自然的,而对古代黄家一派花鸟画家来说,则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