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没想到:用碗打造最鬼马的艺术年夜饭
万万没想到,这是一场堪称“最鬼马的艺术年夜饭”——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以“碗”为主题,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出各种形式令人拍案惊奇的“碗”之艺术世界,刺激着成年人的视觉。到2月1日农历“小年”之前,人们都可以在广州二沙岛的岭南会展览馆,现场欣赏这出饱含深情创意的饕餮盛宴。
策展人周鲒深有感慨地说,每一个人的碗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从小到大用的碗,就是他(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传承、血脉,家族血脉息息相关,非常鲜活,真正意义上能够被我们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记住。由此,真正的文化才能得以展开,能够在我们面前呈现“生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或许,“非遗传承”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太深奥了。他们只想用自己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想法,展示一粥一饭、一勺一碗的“自我的世界”,而恰恰是这些奇思妙想足以让人“碗碗想不到,碗碗都是爱”。 设计碗——设计自己喜爱的碗
从小到大,每个人在家中都有自己的专用碗。小朋友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各种风格的碗来。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最炫民族风”,或是栩栩如生的“卡通动漫风”,还是最新流行的网络流行语,甚至是碗边插满孔雀毛的“孔雀开屏”,都展示了孩子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砵仔糕”创意——再现凡·高的《向日葵》 无尽的创意,让“砵仔糕”不仅仅只是一种食品,而是可以为艺术而生的道具。配上恰到好处的油彩,凡·高的《向日葵》在“砵仔糕”当中令人惊喜地重现;抹上生旦净末丑的脸谱,哪管曹操、刘备还是张飞,都能在“砵仔糕”当中活灵活现;而贴上各种黏土,造型迥异,色彩缤纷,“砵仔糕”更是可以化身为各种奇幻造型的主角…… |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