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绘画教程 > 素描教程 > 美术生的画笔不是相机 更需要去聆听

美术生的画笔不是相机 更需要去聆听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23-03-07

美术生的画笔不是相机 更需要去聆听

    生活是创作元素

  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成人放一个实物,如苹果、花瓶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画,这即是临摹,临摹是一种复制。那孩子应该怎么画画呢?很简单,就是让他画出自己的生活经验,那是孩子绘画创作的神奇元素,因为,绘画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孩子绘画时,最好的状态是让他忘记自己在绘画,成人不要暗示任何跟“画”或“美术”有关的因素,相反,让孩子感觉在生活、在游戏。按《幼儿园教学大纲》要求,绘画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一些综合活动的延伸,譬如,某个科学活动中,老师会让孩子动手将各色颜料混合,让他们感受颜料的神奇变化,然后进行创作。生活中事无巨细全是孩子绘画灵感的来源:去动物园、爬山、吃饭、妈妈化妆、爸爸看报,都能带给孩子经验。当孩子看过妈妈化妆后,某一天他要画“我的妈妈”,就会用夸张的线条和用色画妈妈的眼睛,因为他看到妈妈画眼睛时花了好长时间,用了黑色的睫毛膏和眉笔,他觉得很美。

  没有答案的发问

  因为孩子总被要求临摹实物,所以,当某天成人要求他画一个没见过的事物时,他会无助地说:“我不会画!”这时,成人不要在为孩子找临摹物上下功夫,而应该用恰当的方法引导他绘画。这时,最好的引导方式是成人的发问。但发问的前提是不要干扰孩子对这个事物的理解,让他保持他的理解方式。比如一条裤子,在孩子感觉或者绘画的时候,只要你不去定义它,那么它就不是裤子,而只是一个有质感、有色彩、有造型的形状。让孩子去感受,裤子就可能是山洞是迷宫是树干或其他什么他可以自由定义的东西。孩子绘画时,最好的引导是“问”,并永远不提供答案,只有肯定,永远只问“你……”,避免说“我觉得……”

  聆听孩子的作品

  家长对待孩子的画,总是简单而粗暴地评价为“像”与“不像”。但是,对儿童绘画来说,像与不像是低级而不尊重孩子的评价,因为,绘画对于孩子就像说话一样,是自己对周围世界认知的表达:几条线代表厨房的香味;凌乱的点代表细雨……孩子用画来讲述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发现。有家长说,儿子画了一堆乱线,他说画的是奥特曼,中间两个圈圈是奥特曼的眼睛,其他没有规则的线条是奥特曼挥舞的手和脑袋。如果成人不去聆听孩子的画而是看重像不像,那孩子的每幅画都将失去生命。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别再要求孩子画画,因为,如果比像,那绘画肯定不如照片像,画笔远没有相机精准。所以,用聆听的方式来欣赏孩子的画作吧。

下一篇:美术类专业考试中色彩默写应试技巧
上一篇:提高创意设计能力,是多画重要还是多想更重要?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