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画作欣赏 > 与死神的自画像油画欣赏

与死神的自画像油画欣赏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23-03-18
世界名画500幅之(390):与死神的自画像

 

    390、与死神的自画像 勃克林 德国 1872年 布面油画 75x61cm 德国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博物馆
    勃克林鼎盛时期的作品几乎都带有生与死的题材,这也许与他1848年到巴黎的时候,法国的暴力政治给他留下的影响。这幅画《与死神的自画像》当然也不例外,作品中画家勃克林在十分认真地面对画布,可是在他背后紧盯着一个拉琴的死神,以暗示万物皆虚的哲理。他告诫人们,也告诫画家自己,世间一切虚荣纯属徒劳,任何努力总难免一死。死神不是其他,而是艺术家心中的缪斯,勃克林正在谛听死神的演奏,琴声激励着他,使他更加勤奋地创作,使他觉得只有眼前的创作才是永生的。


     作者: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1827-1901),瑞士象征主义画家,1827年10月16日生于巴塞尔,早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随后去巴黎深造。1850年移居意大利,曾在罗马和佛罗伦萨钻研古典艺术,米开朗基罗与巴洛克画风对他影响很大。勃克林曾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杜塞尔多夫画派是德国古典艺术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重要画派,勃克林在这里不但受到严谨的学院派造型技巧的训练,而且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熏陶。勃克林于1848年到巴黎,受到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作品的影响,倾向于富有深刻哲理的想像风景画和神话题材作品。后来他又多次到意大利旅行,并在北欧各国从事艺术创作活动。1858-1861年勃克林应聘魏玛美术学校教师。这个学校后来成为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建筑设计学校的摇篮,颇具盛名。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勃克林的作品中开始出现愈来愈浓厚的主观色彩,在他的风景画中常运用明暗对比和经过变化加工的自然形象,创造出神秘、空灵,情调忧郁悲哀,似乎非人间的景象。由于勃克林的作品中表现死亡和鬼怪的题材较多,因而在评论家的眼中,勃克林被视为属于过分忧郁、消极的象征主义画家。他的《与死神的自画像》充满神秘、幻想的氛围,但有古典的建筑充斥其中,表现死亡和神秘、忧郁的场景。他的自画像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和死神相结合,死神弹奏的样子像弹奏死亡之音。勃克林的代表作品是《死亡之岛》。1901年1月16日勃克林卒于意大利的菲耶索莱。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