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黄山画作欣赏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
刘海粟镜心画《莲花峰》设色纸本 1981年作 释文:莲花峰腰白云对,烟蒙雾暝万壑松。天梯勇攀八六翁,平生八赴莲花会。踏遍云根翠色浓,青山丹嶂啸天风。吾当雄立顶巅峰,揽尽天机入画中。辛酉大暑,八上黄山登莲花峰,见群峦红绽盘古奇观,泼彩留画。刘海粟年方八十六。 印鉴:海粟无恙、存天阁主、静远堂、石破天惊、昔吾师黄山今作黄山友 刘海粟的泼彩法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之法。与张大千的泼彩不同,大千以青绿水墨为基调,还是在传统的黄、蓝之间发展。刘海粟则善于在恣意泼洒的青、红、蓝、白等色彩的强烈对比中追求和谐,此幅《莲花峰》正可为证。幅中各种色彩交相挥洒、交相融合、交相辉映,在强烈的视觉张力中突现审美对象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张大千的“泼彩”就画面效果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的确有惊人的貌合之处,那么刘海粟的泼彩则是从中国传统的没骨法中抽出了中国色彩法“随类赋彩”的原则,与西方后期印象主义和野兽派的用色和造型原则作了有机的融合。因此,在张大千汪洋流淌的墨色之下,是其烂熟于心、娴熟于手的山水图式,多是内省内蓄的。而刘海粟的泼彩之法,则更多在追求个人激情的迸发,多是张扬的、狂放的,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