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书画收藏 > 书画收藏是为了钱,还是为了艺术

书画收藏是为了钱,还是为了艺术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4-09-03

一般来说,我们谈收藏,一部分人是为了逐利,一部分人是为了艺术,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投资,投资也可以算是利吧,是为了保利。

那么,你的收藏动力来自何方?

 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眼光看。前两年,有人强调中途把藏品卖掉的人不算收藏家,又说有经商行为的人不算纯正的藏家。其实,有些收藏家的收藏理念还是比较老派,我提倡要用开放的眼光来看收藏。    目前的收藏必然是文化性和投资性的高度融合,只讲收藏不讲投资的人以后会很少,也很难生存;只讲投资不讲文化的,也走不远。今后的概念是收藏投资家,或叫投资收藏家,对投资要素的引进必须给予正视和重视。为什么这么看?    第一,现代收藏的成本加大了。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150元可以买到齐白石的作品,250元可以买到张大千很好的创作。但当时很多人的工资是48元,当时100万可以做大收藏家,但在今天1000万也未必能做大收藏家。现在已经到了“以他业养收藏,以藏品养藏品”的时代了。香港有一个大收藏家,当年以近百万元买了徐悲鸿的精品佳作《放下你的鞭子》,前些年拍出时卖到7000多万港币。他是很大的收藏家,但可能要换别的藏品了,需要更多资金周转,这就是用藏品养藏品。藏而不露、藏而不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第二,艺术品成了私家理财的理想工具。    拍卖行的出现,它的“三公开”的交易原则,电话委托、网络竞拍方式,使得现在的艺术投资极为方便。美国相关机构统计,房地产年投资回报率是4.5%,股票回报率是17%,而艺术品是24%。    第三,收藏的文化性转变了。    古代到近代的收藏没有投资这个概念。收藏那些画是用来审美、借鉴、临摹的,所以,历史上很多大收藏家都是大艺术家。现在情况变了,要临摹可用画册、电脑资料,用原作太奢侈了。现在建立私人美术馆的越来越多,文化性也随之转移。如北京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上海的刘益谦夫妇已在浦东购地造美术馆,珍藏和展览自己的藏品。这就“变藏为展”,变一人独享为社会共享了。建立私人美术馆也是海外收藏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前全部是国办的,海外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却是私人或者民间所创的。    第四,收藏的时空观念变化了。    就空间来讲,以前都是上海人在上海收藏藏品,现在任何人只要有实力都可以在全世界收。世界各地的人可以“涌”到同一个拍卖现场,有电话有网络,即时的拍卖完全可以做到;另外,古代的收藏观念是“子子孙孙永宝之”,但是今天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了,四代同堂、五代同堂极为鲜见,我认为“子子孙孙永宝之”可能性就更不大了。藏品的流转,可以“独乐乐不如众人乐”,“不在终身拥有,而在曾经拥有”。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曾经拥有相当数量的藏品并且有一定的鉴赏乃至研究水平的人就可以定位为收藏家。    归纳起来,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文化,把藏品捐给国家,让社会共享或通过收藏推动文化的研究和展示,乃高风亮节;第二等是审美境界,个人自娱自乐,修身养性。第三个层次是允许有投资的要素,假如只收不卖,收藏无法循环。收藏家是人类文明物证的守护神,他们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为民族做贡献。收藏家张伯驹为了把第一本法书《平复帖》留在中国,当年花了4万块大洋,变卖夫人嫁妆、家中房产,解放以后捐给了国家。他的举动让人敬仰。上海博物馆90%的藏品是私人捐赠,这些捐赠者令人佩服因此,民间收藏为国家的文物保护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今时代的收藏来自综合的动力。既有资本增长的欲望,也有审美的需求,更有为国家保存文明文化的责任,并非一个孤立的因素。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