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为什么会自杀?(原来版本)
梵高自画像
对于传统的版本分析,梵高为什么会自杀?这个论点来讲,一般都是从他的身体状态(疾病),心理情感(高更离去),经济状况(靠弟弟接济)和事业的无望(生前只卖了一幅画)。按照这个思路,下面一些网友的推理都是正确的,可以理解为梵高自杀的原因,就是绝望了,
对痛苦生活的绝望!!!小编分几个答案:
一
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
抑或,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举动?我记得他有一幅自画像,描绘着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他的眼神中没有疼痛,只有恐惧,仿佛能倒映出那刚刚消失的风暴的影子。如果允许我给这幅画另起一个标题的话,我会把它命名为《自己的伤兵》。在自己的战场上,梵高伤害了自己,又包扎着自己。——并且还以一幅自画像留作纪念。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随着一阵疼痛般的快感抑或快感般的疼痛,那只鲜血淋漓的耳朵,成为他自己的牺牲品。莫非在梵高心目中,耳朵已是今生的一团赘肉——它只能听见世界的喧嚣,却对内心的狂潮置若罔闻?抑或,他太害怕日夜倾听自己的呻吟——那简直比外界的雷鸣闪电还要刺目,还要刻骨铭心?否则,他的刀锋不会随便选择发泄的对象——哪怕是针对一只微不足道的耳朵,也是有目的的。在冰流的铁器与滚烫的肉体的最初接触中,梵高对自己以及整个世界充满了破坏欲,必须通过打碎点什么才能获得平衡。这就叫做可怕:
心理的疯狂已演变为生理的反应,甚至表现为某种嗜血的倾向。在一声陌生的惨叫中,梵高本人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刽子手,又是受害者。理智的天平倾斜了:他对自己的残忍超过了对自己的体恤。第一滴血,意味着他对自身犯下的第一桩罪行。
对于梵高割掉的耳朵来说,海水的声音也就是血液的声音、鲜红的声音。他仿佛要被世界的血、被大海的黄昏给淹没了。耳朵是他肩头的落日,遭受了沉重一击。女作家陈染的小说中有如下一段话:“我不爱长着这只耳朵的怪人,我只爱这只纯粹的追求死亡和燃烧的怪耳朵,我愿做这一只耳朵的永远的遗孀。”那只坠地有声的耳朵,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弹片,是一次无声的战争的纪念品——在我们想像中,它一直代替大师那枯萎的心脏跳动着,如同一架永不停摆的挂钟。在世界眼中,梵高疯了。但在这只耳朵的听觉中,世界疯了。
二
古往今来,很多艺术家和诗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停止一生的奋斗:屈原,凡·高,高更,伍尔芙,海子……虽然他们之间的差异很大,但他们都是以一种近乎疯狂的虐成投入到自己的世界中,而忘记岁月的变迁,世俗的纷扰.他们思考自己的使命,思考生存的本质,他们不停地拷问自己,直至伤痕累累.当陷入无法解脱的境地时,他们便以身殉道,用自己的生命去追寻真理.
三
凡高说过——“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与高更的争执(高更嫉妒凡高的才华,不承认他的作品还冷嘲热讽),其实只是导火索,他在喝得半醉后割下自己的右耳……他的醇厚的个性使得他宁愿割耳也不接受高更介绍的嘲弄他的妓女,这也似乎预示着今后他将为他所执着追求的艺术奉献更多。
《麦田上的乌鸦》是一部预示着死亡的作品,在恍惚中凡高的灵魂再起挣扎,他用左轮手枪对准了自己……临终时他不断吸烟还和提奥谈论艺术,可见一旦面对艺术时,他便不再是那个“疯子”凡高,他比任何人都清醒!他的遗言只一句话——“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痛苦即人生!)他最后还是选择用死亡解救肉体,释放灵魂。我们所能做的除了尊重他的选择,更应该是为能在凡高的作品里得以涤荡灵魂而感动!!!
四
就是他并没有自杀,而是被人枪杀的。
相关文章
- 黄永玉巨幅画作现身广州荣宝斋
- 鸟居清长常画已婚妇女 列入浮世绘六大名家
- 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福建土楼山水画在法国巴黎展出
- 崔如琢水墨画下个月亮相保利秋拍,并在多城市巡展
- 徐悲鸿关门弟子对画百位小画家
- “大画云南 回归自然”艺术周系列活动进入尾声
- 2013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开幕
- 艺术家贾雨在自己60岁寿宴上撕百万作品
- 迷惑于当代国画山水画的创作困境
- 水云—杨燕来水墨画巡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 委拉斯贵支油画作品欣赏《布列达的投降》
- 临摹古典名作推荐:
- 黄胄中国画作品欣赏
- 如何三小时画好素描
- 中国画交流展在上海虹桥古玩城举行
- 当代画马名家杨书华作品欣赏品鉴
- 青年画家宗锡涛水墨画受关注
- 行家“望画兴叹” 画廊难掩资金窘境
- 凡·高当成赝品的真迹《蒙马儒黄昏》市价超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