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早期阅读
美术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美术活动如何贯穿早期阅读也就成了我们关注的话题。对于孩子们的举动,小编作了简单的总结。
一、 孩子们在画画之前的“早期阅读”
画画之前要求孩子们先想一想怎么画,自己的画纸上都要画些什么东西。孩子们总是热血沸腾,兴趣高涨地说他要画什么画什么。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天马行空的说很多,在这个时候,让孩子们说一说,这是他们在构思自己的美丽画卷,也是3岁的孩子在脱离实物之上的想象。只是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太长会让孩子们陷入一种没有目标的空想中,也就失去了设计美术课的初衷了。 二、 孩子们在画画中的“早期阅读” 孩子们画画之前的想象总是暂时的,没有持久性。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会给你说很多很多,但是在拿起画笔的那一瞬间也许就会把刚才自己说的所有都忘得一干二净,又开始了一种新的构图。孩子们画画总是喜欢画自己认为好玩的东西。比如在《小兔吃青草》的课上,有的孩子三下两下就把青草画完了,开始兴致勃勃的画小房子,,画小鸟,画太阳,画他认为很美的东西,他才不管总体的布局构图,总之把自己认为应该有的东西都画上了。在我们来看,他的画一团糟,主次不分,可是他却振振有词:小兔子要有房子住,不然他会生病的;小鸟是小兔子的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太阳公公也很高兴和他们一起玩……
这不能说不是孩子们的一种阅读吧?所以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应该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画,更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想象。 三、 孩子们在画画之后的“早期阅读”
这个环节应该是体现孩子们早期阅读最明显的一个环节。孩子们画完画之后总会喋喋不休地说他们画的是什么。往往每一副画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虽然小班的孩子在说画时不是围绕着一个主题,甚至是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但说明他们动脑筋想了,也在编他们心中的童话,虽然不是像《丑小鸭》那样完美。有时候他们也能讲出美妙的童话故事,至少在他们心中是完美的。所以孩子们画完画之后的说画是很有必要的,对孩子们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