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成功秘诀 如何成为一名书画艺术家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想成为真正的书画家,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际本领,具有真正的水平,忽悠的能力在现时代是需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但我相信只有具备相当的专业基础,忽悠才能产生更大的效果。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脱离了由实用产生艺术,逐步进入了因为爱好书法而对书法艺术学习和研究的时代。 一、要有足够的兴趣 现代的习书者不同于古人,脱离了实用性的书写,书写的兴趣将决定坚持练习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又决定了基本功的扎实程度。 兴趣可以培养,也可以随着学习、随着不断地取得成就而加深和增浓。可以求学,可以与志同者互相研习,可以参加各级学会,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比赛…… 二、要有明师 在古代,书法的学习只要是有读书人传教,基本上都能衍传下来使用毛笔的方法,再加上长期的实用,完全来自于实用的笔法就会愈加成熟。而现代人学习书法时多数按照平面书本的图示揣摩,按照字帖上的笔画描摹,把笔画停顿在起、顿、使、转的分解动作上,保持在勾、描、填、拉的平面字形上,缺少连贯的书写和立体的用笔动作。时代在书法用笔上的传承出现了断档,所以在学习中需要有真正懂得用笔的明师指导。 此外,明师还有另外一种概念,就是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时段,明确学生下一步的方向,引导不同特长的学生发展他们的风格,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令他们取得最大的成就。一个明师,可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一定要兼容各个流派,以艺术的水准来衡量作品。他不一定写得最好,研究得最深,但一定是一个真正懂得书法的人。好的老师不多,但可以找到。找到了,可先请教、对比认同以后再拜师也不迟。 三、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所谓基本功,就技法上来讲,不外乎用笔、结字、成篇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字学、诗词等文化修养。古人在初学时非常注重临习,大部分书家虽然在成家后也有不断的临习记录,但这种临习均在自我的基础上依靠古帖进行有目的地吸收。不会把吸收营养完全寄托在古帖之上。 现代人需要临帖,但是不要因为印刷的发达而漫无天际地滥临,临谁像谁,最终培养的是临家,而不是书家。人到一定年龄,就会产生自己的主见,不可能学谁像谁,除非盲目地学而没有自己。 临帖是通过一种对照,校正用笔的正确与否,是一个手段。临帖是在连贯性地摹写古人的同时,意会古人结字的道理。读帖可以更抽象地感受结字、取势(俯仰、避让)、行气等因速度而产生的效果。有的时候临写更多注意到了形,而感味不到形而上的部分。基本功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断地循回往复,从感知到写出效果,从较正到完整无误,从一笔笔的书写到自然的连带,从固定的字形到随意的拉伸,从端庄的字形到有个性的收放,每一步都存在着顿悟和巩固的交替,所以没有二三十年的功力在书法上成家全是妄想。 书法进入高端后的所谓心手合一、所谓随情而动、所谓应韵生神、所谓浑穆超迈、所谓清逸化仙,无一不是在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笔墨表现基础下随意抒发的结果。基本功最终表现在任意挥发、创造时都能表现出来的规矩,它好像是一种素养,它保证了在书法表现中的丰富、淳厚和耐人寻味。基本功应该是随意书写的技术保障,而不是描写胸中固定蓝本的复制能力。而后者正是当代基础学习中的最大误区。打基础要按部就班,举一反三,不要朝三暮四,囫囵吞枣。第一次接触、学习的碑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终生。 |
上一篇:深圳杨梅红少儿美术教育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