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儿童画的标准:不是像或不像的问题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6-05-07
原文目录:像或不像不是评判儿童画的标准,来源:搜狐母婴 孩子说不会通常是没自信心 我们碰到过一个四岁的孩子,那个四岁的孩子,几乎每一次都会跟我们说,我们跟他说,今天我们做手工吧,他会说我不会,然后我们画一幅画吧,不会,然后我们今天做一些比较有趣的,比方说一个装置的时候,他说我不会,他所有的内容都会告诉你我不会。其实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其实不是他不会,当我们给他较长的时间和较宽松的环境的时候,他是会做这些所有的东西的。而且做的非常的棒,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是孩子没有自信心,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他说我不会,因此在我们日常碰到的时候是说当孩子跟我们说,我不会,妈妈来画的时候,我们重要的并不是当下的马上拿起那只笔去帮孩子去完成那幅画作,而是我们可以去探究一下画作背后的那些事情,他不愿意来画的原因,一个是前期是否给过孩子一定的评判。第二个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很高。第三个是说自信心是否受挫,这是首先孩子说我不会妈妈画,第一个问题。 其实后面的背景是我们让一个两岁的孩子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让他去做的涂鸦,这个是他的涂鸦。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孩子画画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你这个画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一点都不像……”。 我想问一问,今天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小学吗?同一个初中,同一个高中?大学?同一个单位还是?很奇怪的是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然后我们每天接触的人群也不一样,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是说,为什么我们的树画起来会比较像?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画的树:第一幅是早期梵高画的一棵树,你可以感觉到这个树是从左边往右边有一阵很强的风在吹着它,整个基调是黄色的,可能还有一点点冷的感觉;第二幅画是梵高画的星空,这个黑黑的,我原来一直以为是他画里面的一个塔,或者什么古怪的房子,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直到有一天,我认真地去读了一下书,他跟我说其实这是梵高在这幅画里面画的是一棵柏树;蒙德里安很好玩的是早期的时候,他画的树真的特别的像一棵树,然后他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把这棵树改成了这个样子,直到有一天他把树也给改了,那个树林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依稀有一些树冠或者树叶的样子,但是有一天他就直接用颜色替代了整个树; 接下来的是我们很有名的吴冠中老先生画的树,也很漂亮,我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特别开心,我特别喜欢这幅画,他让我觉得有很多的希望然后是一个春天,然后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多彩,让我感觉真好。 看来大师们的画跟我们画的非常不一样,他非常的不像,甚至你都看不出来那是一棵树,我估计除了梵高的前面两幅画的话,后面两幅画如果第一次给我看,打死我也不会说这是树。有意思的是大师画出来说,这个是树,我们就信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同样会画这个树的时候,他们也会画刚才那些线条,非常有力,非常坚定,非常自信的线条告诉我们说这是树,告诉我们这是我今天的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像我们相信那些大师一样说,对,没错,你画的就是树。 像或不像不是评判儿童画的标准 所以看来像或者不像是或者不是好像不是评判儿童画的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儿童画。我列了一些其实这段文字我就不重复念了,其实儿童画他会有一个根据他的育龄特点,根据不同的年龄甚至细化到早期的细化到每一个月,他的画画的方式,他的呈现的方法可能都会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在于孩子画的画并不是说越像越好,而是首先他画的那个画背后是否是真诚的,他那颗真诚的心最原始的,最炙热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那颗心在他的背后,他画的是真正的他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画,同时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就是刚才我跟妈妈还有包括我们的主持人也在聊这个事情,就是孩子的画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我们是要听他画了什么。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