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生花鸟画:“取法乎上”不流俗
著名工笔画家周彦生的个人大展 《盛世繁英——周彦生花鸟画艺术展》将于10月28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这是周彦生从艺三十年来在广州的第一次大展,同时也是他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展品数量超过去年9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展览将集中展示周彦生近20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500余幅,其中仅八尺整纸的大幅工笔花鸟画作就有80多幅,工笔扇面花鸟画作更达300余幅,还有写意条幅、小品百十幅。在当代工笔画世界里,周彦生是一位旗帜性的人物。他和何家英一起并称为“南周北何”,以工笔花鸟画傲立于当代美术圈。
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从来都是婉约而小巧的,周彦生的工笔花鸟却多有“鸿篇巨制”。周彦生告诉记者,从他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画大画了。因为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工笔画到了元明清就走向衰落,注定只能是雕虫小技。他感到不服气,想把工笔花鸟画得像山水画那样大气磅礴。再加上当时来广州读书,被岭南的红棉树、凤凰树开起花来铺天盖地的场景所震撼,周氏大画遂应运而生。
因为在格局上更大、更开阔,所以古人讲究留白,经常要靠文字去增添意境的花鸟画,在周彦生的笔下变得更加直观。周彦生还吸收了西洋画、日本画、装饰画的颜色、色调,令画面更具有现代感的视觉冲击力。虽然周氏花鸟画如此色彩艳丽,大气磅礴,但又丝毫不流俗,反而雍容华贵,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周彦生说,他的画作比传统工笔画更讲究色调,但也许因为自己最初学工笔,接触、学习最多的就是赵佶、任伯年、于非闇,学得扎实又规范的缘故。“他们代表了一种贵族艺术——这里的贵族不是指剥削阶级的艺术,而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有句话叫‘取法乎上’,如果入门层次高,自然就不容易流俗。”
“音乐家马思聪说过一句话,他希望人们听他的音乐可以变得高尚。我也希望人们能从我的工笔花鸟画中读到时代的气息、生活的韵律,而不仅仅是一种画家情绪的抒发。”周彦生说。除了大画,这次展览中还有300余幅小巧的扇面画。小而精致、匠心独运、笔随意转,既有化有限空间为无限的想象,又有“小品大世界”、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隽永、清新的感觉。
精于工笔的周彦生,也从未放弃过写意画的创作,此类作品在这次大展上也有展出。他的写意画以传情达意为主,在造型上不拘泥于物象的形,善于在意境上表现诗化般的惬意和舒展。周彦生告诉记者,他画小写意和画工笔一样,都在追求画面的美丽和诗情画意。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