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有位心理学家拿了一张画了一个圆圈的白纸,到幼儿园问那里的孩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孩子们看后七嘴八舌地说:“这是鸡蛋”、“这是乒乓球”、“这是月亮”、“这是一个大鼻孔”……后来,他用同样的问题问小学生,小学生规矩地举手回答:“这是阿拉伯数字零”,“这是拼音字母O”。在大学里,大学生给与的回答最符合标准:这是一条曲率处处相等的封闭曲线——圆。”最后,他到了一个机关,问机关工作人员,他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直接回答,说是要研究一番后才给与正式回答。
这个小故事虽属有些夸张,却实在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幼儿的思维是大胆的、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很少受到常规或客观情理的束缚和制约,而随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发散性思维逐渐地被刻板划一的思维方式所替代。
作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第一,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第三,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美术活动过程和作品。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