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范画临摹扼杀孩子想象力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一些孩子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范画进行临摹,画得虽然很好,但这却大大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画也就失去童趣的东西,即使画得再像,那孩子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常此以往,孩子在绘画活动中也只会照搬照抄,绝无新意。 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要让孩子破除对范画的临摹,才能让范画发挥其功效。 首先,大多数时候,范画还是有必要出示的,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技法学习。
因为孩子是需要学到技法来创造自己的美。但是技法也不能墨守成规。
其次,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一张范画时,不要讲得面面俱到。
有时根据活动内容只讲解最基本的结构,再多只讲讲大小、距离关系,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幼儿欣赏许多不同类型的画作或者是同龄人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教师事先要从构图、色彩和想象创造方面都挑选过的,让孩子们知道一副画原来可以这样画,也可以那样画,画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这样也可以无限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绘画更有东西可画。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适当的提问。
这样能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作画更有素材,而不是只会千篇一律地临摹范画。 同时,教师不可以强求孩子画出的形状。
在教师指导时,有的幼儿照老师的范画画形,虽然画得很好,但像复印机,既不能完全“真实、准确”,也不生动感人,其实教师不可以强求孩子画出的形状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让孩子可以歪歪扭扭,不成方圆规矩的画,只要“神似”,不强求规矩,圆一定要圆,方一定要方。 在没有太大压力与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也就是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幼儿很容易起笔,凭自己的感觉画出物体的形状、各种动态,由于这种画法较灵活,同一个物体每一个幼儿的构图很难找到相同的,长此以往,幼儿脑中已没有了临摹的概念,画出来的都已是经过自己观察、理解与感觉到的东西了。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