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法在儿童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绘画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也是儿童成长生活的一种需要。儿童的绘画行为是由手部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每个儿童都遵循这个绘画成长的必然规律,即从涂鸦期到象征期再到概念画期,并按照这一规律持续性地成长。与此对应,小班幼儿年龄在3-4周岁,他们的绘画正处于涂鸦期。所谓情境法指的是教师根据幼儿绘画教学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幼儿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巧设情境,催生有目的的涂鸦动机
小班幼儿兴奋强于抑制,情绪多变,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作画时缺乏明确的目的,他们往往由所画的图形联想到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绘画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贴近生活、凸显趣味的情境,为幼儿提供充满丰富感受的体验活动,在情境的驱动下架起幼儿体验与表现之间的桥梁,帮助幼儿完成从无目的的涂鸦到有目的的绘画过渡。 二、借助情境语言,向幼儿提出作画要求
一个良好情境的创设,能让幼儿积极地投身到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领会绘画的要求和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身也要沉浸在情境中去,运用情境语言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三、利用情境,让幼儿分享绘画成果
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结束环节老师应采取“退位”的方式,将作品评价交由幼儿自己来完成。利用情境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作品的内容、分享绘画成果。通过在情境中分享,让孩子们体验到和朋友一起活动的快乐。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