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如何运用自然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并将它们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尽可能利用书本的同时,也能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内在兴趣的调动,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资源,如农村风俗、乡土材料等独特多样的素材,为学生提供来自社会、自然的丰富活动材料。其实写作和我们的美术教学有异曲同工之意,我们该更多追求的是生活化的、更贴近于孩子生活的素材,将教学更趋于贫民化,和孩子的生活离的更近,这样才会引起更多的回应与共鸣。 一、美术活动可以走贫民路线 美术绘画最初想要表现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人们想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生活的一种情感,也可能只是作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方式而已。对绘画本身的工具、材料以及质量并不十分的讲究。以前教学课堂追求的较多的是它的眩,越花哨越好,特别是美术活动,要表现它的艺术感嘛,老师们就会在材料和工具上下足了功夫,可是对孩子来说,那些东西离生活都太远,孩子们平时不大能接触到,所以学了之后,大家都不会在生活中运用,对幼儿的帮助并不大。 因此,在现实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材料、工具,可以是他们每天都有接触的,或是随处可见的,非常熟悉的东西,比如,瓶盖、鞋盒、衬衫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盒子、泥巴、石头、宣传纸、羽毛、糖纸、稻草、棉花等等。借助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材料,让孩子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发挥想象,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那样效果或许也不错,而且材料工具都来源于生活,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对于教师来说也有好处,不用再在上课时挖空心思的琢磨着,怎么样才能选材新颖不落俗套,而且对孩子又不失教育的意义,能让孩子从中学到一定的本领、技巧。一举两得的事我们为什么不做呢,在美术教学中完全不需要再做一些舍近求远的事了,何乐而不为之呢?
二、美术活动要更忠于幼儿的兴趣 经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我家孩子画画都没个样。”我也从儿子身上发现,每次要他拿着笔在纸上绘画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会理直气壮的说“你嘛就知道让我画画。”通常那样的情况下,是我们两都累,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画的一塌糊涂,一张白纸面目全非,大人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其实想想也是,以前我们大多数的美术活动除了画画儿还是画画儿;这样孩子的兴趣难免会打折扣,我们换一下角度,如果让我们成人也每次重复同样的劳作,你会感兴趣吗?道理是相同的,我们也希望能有不一样的尝试,可以让我们有自由发挥的机会,最主要还是自己感兴趣的才好。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在运用生活化的工具材料之余,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除了画,更多的是动手做,小朋友在动手做中可以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中可以学会合作与交往,在动手做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就会越玩越喜欢,我这里说的是玩,是的,现在的美术课堂就是要真正的玩得起来,才可以算是一堂成功的教学活动。只有玩起来里了,才说明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至少是吸引他们的一个活动。 三、美术的教学环境要形成一定的特色
从“生活化的材料、工具”入手,在这一方面展开尝试,全园形成一种氛围,扎扎实实的开展“艺术贫民化”的活动,我们如果觉得难,可以先从区域活动入手开始尝试,一步步的摸索,然后再慢慢的扩大范围,我想应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毕竟这些生活化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心就行。别人能运用稻草做出了大文章,吸引了全国的美术专家来参观、学习。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