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环境创设于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育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上好一堂美育课程,首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即“课堂环境创设”;继而才能引导幼儿在适宜的环境和相符的意境中去学习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我将“课堂环境创设”分为以下三方面:适宜的实物展示、相符的语言教学及发散的思维想象,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一,适宜的实物展示。即为幼儿提供学习的实物模型。 幼儿绘画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中对各种物体的初步认识和逐渐熟悉。因此,要让幼儿动手学画,首先要给幼儿提供绘画内容的相关资料,如实物模型、图片或是影像等,为幼儿提供切实的生活体验。 如“花儿与蜜蜂”一课: 教师不仅可在课前组织幼儿实地认识不同的花儿和小蜜蜂,还可在上课的时候,为幼儿提供相关图片或是影像资料。总之,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形象的实物,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逐渐熟悉所要学习的知识。
其二,相符的语言教学。即上课时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组织相符的教学语言。 语言环境的提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且实物展示的运用要借助语言这一传播媒体。教师要上一堂精彩的课程,除了内容要能吸引幼儿,很大部分要靠老师的语言技巧。如“花儿与蜜蜂”一课: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实物展示,对“花儿与蜜蜂”的情景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仅限于那单纯的认识,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画面也仅仅停留在那一刻,不能真正地熟悉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的语言教学就是起关键作用的一步了。
其三,发散的思维想象。孩子们的思想是无拘无束的,尤其是在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幼儿去认识他们所接触的事物,让幼儿在无拘束的环境中充分的展开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如“花儿与蜜蜂”一课,通过教师的实物展示和详细讲解,幼儿在认识了这些东西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加以创造,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心中那最美的花儿与蜜蜂! |
相关文章
- 六张画诠释中国式“抽象”
- 中国人对于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贡献
- 植物画家:如何花好一朵花?
- 从毕加索开始来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
- 现代中国画的六个瓶颈问题
- 达芬奇和鲁本斯两个天才画家的不同之处
- 历史画如何让当代人理解和欣赏?
- 中国画是现代中国画,还是原来的中国画?
- 当代人物画是以美还是以丑为欣赏标准 ?
- 电脑作画是否能代替普通绘画?
- 中国现今开画廊很难维持,要赚钱的路还很长
- 刘域星花鸟画创作的艺术特色
- 画鬼易,画牛马难。
- 喜欢画农民肖像的画家:徐揖峰
- 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 画家的提升和文化知识有关系吗?
- 从“回望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 ”论看画的差异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 如何看待“文人画”
- 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 也称士夫画